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首屆「思學堂」於19日在台東展開。40位來自各地的青年在5天4夜的朝夕相處中做深度思辨鍛鍊,並探討2030的迫切議題——永續、科技、民主與未來。李家維和李鴻源剖析氣候變遷與環境管理的措施,杜紫軍和徐宏民說明未來科技發展如何影響產業和能源,錢永祥和揭仲從政治和軍事面分析兩岸,反思台灣,孫大川與胡德夫分享原住民的深層思維。
首場「2030,怎麼準備」由華碩集團共同創辦人童子賢開講。童子賢從自身青少年時代的成長經驗出發,省思台灣並分析世界趨勢。童子賢說,現在的企業眼光、對藝文的支持、對社會的關懷與行動,其實在他自己的青年時期全部都已萌芽。2030雖然難以預測,但是青年人關心自己、關心土地、關心世界,卻是極為重要的事。
童子賢:踏入科技領域,依舊沒忘記對文學的熱愛
回憶當年的自己,童子賢笑說自己是個喜愛文藝的青少年,常年維持寫作與閱讀的習慣。年輕時經常參與文學營,與印刻文學的初安民曾是上下舖的文友,文學營的年輕人們徹夜長談,談文學藝術、也談社會與政治,少年激情令人難忘。即使童子賢後來踏入科技領域,也依舊沒忘記對於文學作品的熱愛,後來童子賢協助台北工專的學長吳清友穩住誠品書店的財務結構,也因此成為誠品的大股東。
童子賢也基於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陸續老去凋零,因此興起以紀錄片保存文史資源的念頭。在12年前成立《目宿媒體》,陸續為余光中、楊牧、鄭愁予、白先勇、七等生,留下18部介紹文學家的電影。他也為舞蹈家羅曼菲、許芳宜、崑曲復興運動「牡丹還魂」、日治時代俳句文學「風車詩社」拍攝了4部電影。為台灣與華文藝術文化圈留下文學家與藝術人創作的紀錄是童子賢的心願,不僅圓自己的夢想,更符合童子賢提倡的「不要成為沒有文化記憶的一代」。
童子賢:少年的夢想會影響往後數十年的行為與動向
童子賢以自己為例,少年的夢想會影響往後數十年自己的行為與動向,他勉勵學員正視自己的心,努力發展自己的興趣,不管未來如何變化,這些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養分。
童子賢觀察到,2021年台灣的GDP成長了6%,然而常常有評論者憂慮民眾的生活不一定真的改善,他認為這個錯綜複雜的問題,要小心防止台灣貧富不均的努力還很多。在公共建設與政策上,童子賢曾參與2007年的「反蘇花高」活動,他擺脫大企業一定支持大投資、大建設的刻板印象,與嚴長壽、林懷民、胡德夫、龍應台等一起反蘇花高。
童子賢舉例說明,蘇花高的開發似乎可以炒熱花東地價,縣民如果因為土地狂飆而被引誘變賣祖產,則可能發財一次,一再上漲的地價讓子孫再也追不回土地,失去安身立命之處可能流離失所,獲利最多的仍是特定炒作土地族群。這也是他當年挺身而出,參與「反蘇花高」運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