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傅瑞珍看來,蘇利文的議程還可能包括一些可能恢復兩國關係壓艙石的問題,例如擴大在氣候變遷和阿富汗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方面的合作。另外,儘管貿易和關稅是美國貿易代表的職權範圍,但是為了緩解美國通膨上升和改善供應鏈穩定性的需求,美中貿易問題也可能提上兩人的議程。
不過,《南華早報》的報導說,蘇利文與楊潔篪擬議中的會晤是由美方首先提出。去年10月兩人在瑞士舉行面對面會晤時,美方提出今年1月10日左右兩人在羅馬再見面;但是據信北京因為不滿華盛頓對北京冬奧外交抵制,以及美國國會議員呼籲聯合國發布有關新疆的報告等原因而推遲了這場會晤。
華盛頓智庫國家利益中心(Center for the National Interest)外交政策高級研究員桑德斯(Paul J. Saunders)對美國之音說,「美國的優先事項可能包括中國核武器和常規軍事現代化與軍事演習、區域安全,其中包括美國盟友的安全和北韓持續的飛彈試驗等問題。」
桑德斯還表示,美國也會提出中國的地區行為,例如向該地區的澳洲和東盟幾個國家施壓的努力;雙邊貿易、網絡安全和其它相關問題:如中國的國內的人權行為;在香港的行為,以及對台灣的壓力。在雙方比較積極的議程項目中,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潛在合作,可能會成為一個關鍵的目標。
然而,《南華早報》的報導援引沒有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話說,儘管華盛頓和北京都希望防止美中競爭演變成為衝突,但是雙方在會談應該涵蓋的主題範圍,以及雙方哪些人應該參加等問題上存在分歧。
按照這位知情人的說法,美國一直希望就國家安全和戰略穩定與中國舉行會談,「但是中方不同意美方對國家安全和戰略穩定的定義」。再者,中國也不願意像美國所建議的那樣派遣軍事代表,也不希望軍備控制主導楊潔篪與蘇利文會晤討論的議題。
國家利益中心的外交政策專家桑德斯對這次擬議中的美中高層會晤前景並不感到樂觀。「在目前的時間點上,拜登政府似乎不太可能在這些問題或其它雙邊問題上取得太大進展,」他說。
美中緊張緩解與對華綏靖的擔心
另一方面,一些對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批評者擔心,華盛頓急於和北京進行安全會晤,以避免美中競爭走向意外的衝突,可能會導致拜登政府因經濟利益而對北京作出太多的讓步,容忍北京在台海和南海領域日益增加的軍事存在,從而使得人們感到美國某種程度上拋棄了在亞太地區的道義和政治義務。
外交關係專家對美國之音表示,關於美國對中國不恰當讓步和容忍將削弱美國對該地區安全承諾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在本質上是對1970年代冷戰時期美蘇「低盪」(détente)政策批評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