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曾住過育幼院的少女宣宣分享,當時育幼院主要安置的對象是青少女,最讓她感到害怕的「善心物資」之一就是嬰幼兒奶粉。雖然嬰幼兒配方奶粉添加許多營養素、青少女來喝似乎也無妨,但有喝過的人就知道那味道多驚人、多喝不下去──家園「媽媽們」總會說這是來自大家的愛心、不可以浪費資源、所有人每天早上都要喝掉一大杯的用嬰兒奶粉泡的牛奶,但真的太恐怖了,宣宣就坦白說,「有時候真的喝不下去,我們會趁媽媽們不注意趕快倒掉……」
民眾總想把穿不到的衣服捐出去做愛心,但實際上在育幼院會穿的也是少之又少,送來的衣服很難有合適尺寸、通常是緊急安置突然離家的孩子才會穿到。儘管人們認為捐物是「好意」,但若是這好意沒有先傾聽他人需求,好意也將變成沉重負擔,例如曾在育幼院從4歲住到18歲離開的少年福福,便道出那複雜的心情──
「我其實最常遇到的是,別人可能直接丟給你東西,可是那卻不是你要的,就變成我好像拿了也不能用就只能丟掉……直到我回去育幼院幫忙以後,才知道其實有很多物資或一些東西是可能沒辦法用的,像一些特別亮的衣服或是套裝,其實很多小朋友是沒辦法穿,變成是我們幫忙的時候要把他丟掉,但又覺得很可惜,因為東西不是不能用的,可是我們卻『沒辦法用』……」
陪伴育幼院孩子健康長大 他們透過網路力量實現政府做不到的事
把真正需要的物資送到育幼院手上,讓孩子們不只能吃飽穿暖、也能過著有尊嚴的生活,這正是「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成立以來一直在努力的──當育幼院疲於照顧孩子、沒有餘力發聲,等家寶寶團隊便利用其網路社群影響力進行募資,讓民眾捐助愛心水果基金、團隊直接向台灣在地小農購買無毒有機高品質水果、再定期定量提供給育幼院的孩子們,不只讓孩子得到必須的影響,也減少一次大量物資湧入造成的浪費、育幼院儲存空間不足等問題。
甚至,等家寶寶團隊也運用募資經驗,在2021年替兩家育幼院募得兩台汽車──育幼院大多地處偏遠,例如新竹縣關西鄉的聖方濟兒少中心,採買生活用品最近的大賣場要開車30分鐘以上,孩子們每天上下學、就醫都需要老師開車載,雖有「公務車」,但育幼院車輛也大多有老舊問題,聖方濟兒少中心一台10年以上老車abs(防鎖死煞車系統)、變速箱、離合器都有損壞狀況,位於雲林的長愛家園4台車有2台老到時常在路上拋錨、被迫放棄、36個孩子只剩2台公務車可用,這些問題終於在網路的力量、民眾的熱情下順利解決。
就算育幼院的孩子被認為是「弱勢」,弱勢當然一樣有資格被好好對待,等家寶寶團隊媒合的水果根本是寶島特產圖鑑,例如珍珠芭樂、有機法國茱麗葉蘋果、玫瑰蕉、巨鑽蓮霧、滿天星百香果、金瑩小番茄、牛奶蜜棗、阿露斯洋香瓜,這些孩子無法在原生家庭享用香甜水果的缺憾,也由民眾的愛與熱情來填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