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詒和專文:他不是政治家,是詩人─柳亞子的故事

2022-02-15 05:50

? 人氣

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蘇州山塘張公祠第一次雅集合照,柳亞子(前排右二)、黃賓虹(後排右二)、陳陶遺(後排左二)。 (照片自南社紀念館)

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蘇州山塘張公祠第一次雅集合照,柳亞子(前排右二)、黃賓虹(後排右二)、陳陶遺(後排左二)。 (照片自南社紀念館)

柳亞子,本名慰高,號安如,亞廬。生於1887年5月28日,江蘇吳江縣黎里古鎮人。幼年得力於母教,12歲讀完杜甫全集,讀完了,也會作詩了。14歲在上海報紙發表作品,那時多是「豔體」,16歲已讀遍自家書房藏書。17歲受梁啟超《新民叢報》的影響,詩風大變;同時,隨章太炎、蔡元培、鄒容等交遊。20歲參加同盟會(先是光復會)。可以說,從12歲到41歲,從清末秀才到孫中山臨時大總統祕書,柳亞子的日子過得平順。單說那江蘇吳江的「賜福堂」前後六進大院,101個房間。他的生活平順,但內心從來沒有平靜過,始終抱有一顆憂國傷時的心,而且情感激揚,毫無遮飾,一派真性情。有人說,這與他的人格氣質相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柳亞子有著長鬚飄散、風神雋逸的儀容,很多人見到他,就聯想到古代詩人。他給人的另一個印象是口吃,開口講話,無論長短,都讓人替他著急。這個毛病並非天生,據他說是跟舅父學來的。舅父口吃,還挺嚴重。每次舅父看望柳亞子的父親,一進大門就喊他父親名字的第一個字。柳老太爺的房子一共三進。舅父邊走邊喊,一直走到第三進,才把他父親姓名中的第2個叫了出來。柳亞子那時是個頑皮的孩子,覺得有趣,就模仿起來。學著,學著,自己也口吃了,怎麼改,也改不掉。說話不行了,但文思卻格外地敏捷,寫字潦草,信筆揮灑,且快得有如衝鋒。他給毛澤東寫信,毛澤東對他信中的一些字實在辨認不出,還請周恩來幫忙。結果周公看了半天,也沒認出來。難怪郭沫若這樣評價柳亞子的書法:「行楷有魏晉人風味,草書則脫盡町畦,這也是獨創一格的草書,不僅前無古人,亦恐後無來者。」

柳亞子肖像(吳江網,經修復,時報出版提供)
柳亞子肖像(吳江網,經修復,時報出版提供)

父親總說,柳亞子不是政治家,是詩人,儘管他在「民革」和「民盟」都有頭銜。「民革」成立之初,大家還推舉柳亞子為祕書長。他本人的積極性也很高,寫了不少親筆信,聘請一些知名民主人士為「高等顧問」。在國共內戰時期,許多民主人士都落腳在香港,大家彼此熟悉、往來頻繁,柳亞子寫了許多詩送朋友,如喬冠華、龔澎月夜來訪,他以詩相贈;沈鈞儒和薩空了惠顧,他各贈一律;渡海訪郭鼎堂、沈雁冰兩兄,即有詩作;以及贈周新民,贈鍾敬文,贈楊之華,贈葉聖陶,贈鄧穎超,贈田漢,贈彭澤民,贈朱蘊山,贈章伯鈞……總之,柳亞子肚子裡全是詩,出口成章。興致來了,一下子能寫好幾首,有人請他寫詩,用筆蘸墨的工夫,詩句就有了。

說到柳亞子與詩,就必須提到南社。說到南社,話就長了——1905年的盛夏,孫中山的同盟會在東京成立,之後的幾年隨即發起一系列的反清武裝起義。儘管皆以失敗告終,但「恢復中華、創立民國」的社會浪潮已不可遏制。也就在這個時刻,23歲的柳亞子與陳去病、高旭,3個同盟會會員一起創辦了南社。這個創作詩文的文人社團自從成立,就與同盟會聯繫密切。隨著黃興、于右任、宋教仁、陳英士、邵力子、廖仲愷、楊杏佛等同盟會骨幹分子的加入,南社宗旨於無形之中貫徹了同盟會的主張。南社成立於1909年舊曆十月初一,參加者17人,另有來賓2人。令人沒想到的是,在10年之內社員擴充至千餘以上,眾多分社遍布大江南北,成為一個龐大的文藝團體。南社社員的詩、文、辭錄,共編印了厚厚的22集。它以文字為工具,做「轉移社會風氣,革新文學內容」的工作,寫就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光彩的一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