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持續延燒,與俄羅斯長期互為盟友的中國,到底支不支持莫斯科,立場備受矚目。《華爾街日報》指出,儘管當前俄中關係被認為是自冷戰初期以來的新高點,但在烏克蘭問題上,北京巧妙地把握分寸, 一邊試圖加強中俄關係,一邊又往西方陣營微微靠攏,防止中美、中歐關係走向全然對立,影響中國國家利益。
《華爾街日報》(WSJ)20日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2月4日於北京冬奧開幕式後發布聯合聲明,首度表示反對北約(NATO)東擴後,成為近日北京對莫斯科最明確的表態支持。而後,北京在烏克蘭危機上,則開始呼籲雙方透過外交管道解決問題,被認為立場逐步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靠攏。
根據中國官員表示,北京論調轉變的時間點落在中共高層舉行閉門會議後數日,而此種論調的轉向也顯示出,北京積極避免美中關係惡化的態度。根據報導,如果中美對抗加劇,恐會導致中國遭西方國家孤立,進而損害中國的長期發展。總部位於北京的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則表示:「中國仍希望維繫與美國的關係。」
王毅:烏克蘭主權及領土完整應受尊重
2月19日晚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以視訊方式應邀出席第58屆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中國專場並發表談話,被問及烏克蘭情勢時,他回應:「任何國家的主權、獨立以及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與維護。烏克蘭也不例外。」此話一出,外界便認為,北京一貫力挺俄羅斯的立場開始轉變。
王毅更強調,《新明斯克協議》(Minsk II)是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唯一出路,烏俄雙方應盡快回到協議上解決紛爭。此外,他也表示,烏克蘭應成為東西方溝通的橋樑,而非大國對抗的前線。至於歐洲安全的問題,他則表示:「各方都可以提出自己的關切,其中俄方的合理安全關切應得到尊重和重視。」
王毅出席會議的前3天,習近平也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通話,針對烏克蘭危機,呼籲各方堅持「政治解決」,充分利用《明斯克協議》的諾曼第模式,進行「對話協商」,反映出北京不想因烏克蘭問題而把與歐洲國家的關係弄得更糟。
王毅與習近平的言論顯示中國並不樂見歐洲爆發戰爭,並非無條件力挺俄羅斯。其實在2月4日的中俄聯合聲明內容中,俄方明確表示「反對台獨」、「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中方卻未對等宣稱烏克蘭東部頓巴斯(Donbas)地區為俄羅斯民族的一部分,僅含蓄表示「反對北約(NATO)東擴」,隻字不提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