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1949年成立,當時主要是為了與歐洲的「蘇聯帝國」相抗衡而建立的跨大西洋軍事聯盟,北約(NATO)從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所引發的討論就在不斷發生變化。
當時有很多外交政策專家都建議,作為冷戰贏家的西方領導人應該建立一個新的安全框架體系,以重新定義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外交學教授普萊施(Dan Plesch)認為在1990到1991年期間,西方手裡「掌握了所有的牌」。他對《德國之聲》表示:「蘇聯以(相對)和平的方式終結了自己的帝國,這幾乎是史無前例的,但他們卻沒有因此而得到任何的嘉許。」
普萊施認為,蘇聯的解體導致美國和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官員之間進行了一系列的高層會議和談判,但是「我們卻從未認真努力讓俄羅斯人加入」。
沒有了釘子,要錘子何用?
根據一份保存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國家安全檔案館的已經解密的文件,在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政治和經濟極度不穩定的情況下,對抗西方聯盟成為在該國動蕩不安的政治光譜中少數可以起到團結作用的議題之一。
「我們認為北約東擴是一個錯誤,而且是嚴重錯誤」,蘇聯解體後的首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曾在1997年這樣說過。當時他剛剛和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在赫爾辛基簽署了一份控制軍備的聯合聲明。
從文件檔案來看,可以發現當時美國的談判代表的確曾向俄方做出過某些承諾,以及在西方內部也存在某種反對北約向東歐擴張的政策討論。
「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向這些(東歐)國家提供北約正式成員國地位和安全保障,並不是最符合北約或美國利益的選擇」,這是1990年的一份美國國務院備忘錄中的表述。當時華沙條約瓦解,那些東歐國家仍在努力擺脫蘇聯的控制。「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希望組織一個將蘇聯國界線作為對峙前線的反蘇聯聯盟。這樣的一個聯盟給蘇聯方面造成非常負面的印象」,那份1990年的備忘錄說。
圖示:北約歷次東擴示意圖
後蘇聯時代的安全政策轉向
上述這些討論沒有成為官方政策,這些所謂的承諾也沒有一項最終被寫入與俄羅斯之間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文書中。此外,這些討論具有特定的歷史背景,因為在1989年,柏林牆剛剛倒塌。
尤其是波羅的海沿岸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它們從1940年代到1991年都是蘇聯成員,此時則產生了巨大的政治自決意願,並且希望地區安全格局能夠重新洗牌。
這三個國家提到了聯合國宣言中關於不允許干涉他國內政的部分,其中包括「對內和對外的政治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