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在2018/04/04時刊登一則文章,〈為何韓國把日本殖民建築拆光,台灣卻留著當總統府?1堂韓文課,看見台韓最大的「不同」〉這篇文章以實地了解,第一手接觸韓國老師的角度去了解台韓對日本統治的不同看法。立論清晰而且一目了然台韓之間的差別。
但是這篇文章卻遺漏了一件事情,也是台灣人常常在比較台韓於日治時期差異的最大通病—台灣人往往過度扁平化韓國和日本的關係。
其實韓國對日本的所謂民族尊嚴再現,去除日本統治遺跡等等都不是短短的35年日韓合併時期那麼簡單。依據成功大學助理教授,研究日本史的專家李啟彰老師的說法,韓國人對日本的歷史清算都是從豐臣秀吉對朝鮮發動戰爭(韓文:임진왜란(壬辰倭亂),日語:文禄・慶長の役)開始計算,日韓關係最早可以追溯到,百計學者王仁將儒家文化帶入日本的事蹟,今天在日本的上野公園裡面還有紀念碑。以下就是上野公園裡面的王仁紀念碑以日文和韓文對照說明:
另外,日本王室和百濟王室之間有通婚,桓武天皇的母親高野笠新就是百濟武寧王的後代。不論這一點日韓雙方歷史學者如何爭論,在日韓他永遠是一個問題。但是日本跟台灣在長遠的歷史以來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接觸,因此在晚近以前,日韓關係和日台關係就已經無法類比。
那我們回頭講日本時代,首先,台灣是被割讓給日本,和日本直接跟韓國內閣簽訂合併條約是完全不一樣的。台灣主體的民族主義嚴格來說要到二戰以後東南亞獨立運動時期才開始出現,但是韓國在19世紀末就已經有民族主義的觀念,對韓國來說「被日本統治」是根本不應該是選項的選項,和台灣毫無想法不一樣。
第二點,日本一直到1937年以後才加強對台灣的語言文化改造,1941年以後才開始皇民化。在此之前只要台灣人配合日本的政策,其實日本對台灣的思想文化是相對自由的。
但是韓國不一樣,韓國小孩必須接受日韓同祖論,這個論述就包含日本和朝鮮之間的王室通婚,渡來人以及日語和韓語的語法完全一樣。在學校、公共場域,日本會不斷的宣稱日韓文化一體,日語優先韓語等政策,以白話文來說「日本和韓國同文同種、血脈相連,韓文只是日文系統底下的一種語言而已。」看到這裡我相信台灣人應該都可以感同身受,這不就是戰後中華民國的統治方式嗎?不就是中國對台灣的宣誓詞,只是主詞和售詞代換為日本和韓國而已嗎?而且韓國人改日本姓氏的比例和數量都高於台灣,韓國早期政治人物朴正熙(高木正雄)、丁一權(中島一權)、一直到民主化後的金泳三(金村康右)金大中(豊田大中)這些經歷過日本時代的名人幾乎都改了日本姓名,台灣充其量也就一個李登輝而已,還被罵到臭頭。
而且,就在上野公園的王仁紀念碑旁邊,還有日本以及朝鮮親日派針對二戰日本戰況義援的名單,由昌德宮立的碑文,上面就有日本人和朝鮮人,包含閔奎直、韓相龍、朴春琴、朴榮喆等人,和許多日本政要的名字排在一起,這些人其實就是日本人扶植出來的買辦或者權貴,這些手法和今天中國對台統戰的戰術毫無二致。請問:韓國人能夠不討厭日本人嗎?
在日本,只要牽涉到文化歷史層面的東西,韓國文化或韓國本身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日韓關係本來就沒有像日台關係這麼單純,所以單單只從日治時代和戰後這些類比來看,其實無法去解釋日韓兩國的關係。
*作者為台聯政策部副主任、島抗聯東南亞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