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1999 年在車臣戰爭中指揮軍隊以來,他一直在普京的軍事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也處於對烏克蘭軍事戰略規劃的最前沿,主掌了上個月在白俄羅斯的軍事演習。
俄羅斯事務專家馬克・加萊奧蒂(Mark Galeotti)形容格拉西莫夫將軍為「不苟言笑的粗獷鬥士」。他在吞併克里米亞的軍事行動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一些報道顯示,由於入侵烏克蘭的戰事開局遲緩,部隊士氣低落的消息導致他目前受到排擠。
但索爾達托夫認為,這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普京無法控制每條道路和每一個軍營,而這就是他的職責。」
他補充說,雖然國防部長可能喜歡自己身上的制服,但他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需要依賴職業軍人。
倫敦大學學院(UCL)俄羅斯政治學副教授本・諾布爾(Ben Noble)說:「帕特魯舍夫是最鷹派的鷹派,堅信西方多年來一直在試圖掌控俄羅斯。」
他是自 1970 年代在聖彼得堡(當時俄羅斯第二大城市仍叫列寧格勒)以來一直忠實輔佐普京的三位親信之一。
另外兩名忠誠的心腹是安全機構負責人亞歷山大・博爾特尼科夫(Alexander Bortnikov)和外國情報負責人謝爾蓋・納雷什金(Sergei Naryshkin)。總統核心圈子裏的人都被稱為 siloviki ,意為「執行者」,但這個說法對這三人更貼切。
很少有人像帕特魯舍夫那樣對總統的影響如此之大。他不僅在共產主義時代與普京一起在舊克格勃共事,還在 1999 年至 2008 年期間擔任替代克格勃的情報機構 FSB 的負責人。
就在入侵烏克蘭的三天前,俄羅斯安全會議開了一次古怪的會議,帕特魯舍夫在會上提出他的觀點,即美國的「具體目標」是解體俄羅斯。
那次會議的場面極富戲劇性:總統端坐在會議桌前,他的安全團隊成員一個接一個地走上前,向他表達自己對承認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反叛地區獨立這個問題的看法。
帕特魯舍夫通過了這場考核。諾布爾說:「他是領頭呼喊戰鬥口號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普京正在走向更極端的立場。」
克里姆林宮觀察人士表示,在所有消息來源中,總統最信任的是安全部門,最相信的是安全部門的信息,而聯邦安全局(FSB)負責人亞歷山大・博爾特尼科夫(Alexander Bortnikov)則被視為普京核心圈內一員。
這也是一位列寧格勒時代的資深克格勃官員。帕特魯舍夫升遷後,他接過了 FSB 的領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