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車上》要講的主旨其實不是同一個。舞台劇演員兼導演家福裕介(西島秀俊飾)確實因為妻子音(霧島麗香飾)的背叛而受傷,更大的創傷來自在還沒有弄清楚妻子背叛的原因之前妻子就死了。到這裡為止,都還相當程度上呼應村上春樹原書的主旨,但接下來(也是這部電影真正開始的地方),《在車上》更關心的是當人碰到生命中看似無可救贖的困境時,是否可能或如何往前走。換句話說,《在車上》的主要角色們,不是正在無止境地墜落,或是無重力般地漂浮,而是在某個地方掙扎著往上爬。
在這個主旨上,濱口竜介善用了村上春樹在〈Drive My Car〉原作中提到的契訶夫劇本《凡尼亞舅舅》,將這個劇本的情節和對白大幅度地融入到改編的電影故事中,也創造出了屬於他自己的美學境地。他一方面很有巧思地設計出家福重複聆聽妻子口唸《凡尼亞舅舅》對白錄音來延宕他的精神困境,另一方面又藉由這些台詞對照或折射角色們的關係和處境。這個嘗試確實非常精采,也很有難度,我認為濱口竜介因此拿到任何劇本獎項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就像我覺得看改編電影,最好不要抱著「我只是想看原著的影像化」的期待──因為那必定會失望,而不妨把改編電影看成是另外一部作品來欣賞,也因此不需要也不存在正確的改編作法。所以,看《在車上》對《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改編,也不需要睜著眼睛說瞎話地硬是要說跟村上春樹的原著有多像。倒不如,就是單純看電影。至於你是對無量下跌的悲哀生命狀態比較有共鳴,還是對深陷谷底但試著掙扎前行比較有感覺,真的就看自己的喜好了。
這裡還有個有趣的問題可以談一下。有人問我如果還沒讀過小說,是不是應該先讀再去看電影?或者為了避免失望而先不讀呢?我的建議是,如果抱著對照和印證的態度,那先讀或後讀都難免困擾;如果能夠改變這樣的態度,那麼先讀或後讀也就都無妨了。不過我倒是覺得,看電影前先讀一下《凡尼亞舅舅》,倒是不錯的經驗。當然也不是要拿來印證或對照,只是可以增加很多觀影和詮釋的趣味。
在車上(迷惘)的岡田將生
談到這裡,或許會有一種感覺,好像我對於濱口竜介的改編沒有任何疑問,只是強調小說與電影在主旨上的差別。當然不是的。我覺得至少有兩個問題可以談一下。
首先,由於在整部電影的大部分設計了廣島戲劇節的背景,《在車上》大大擴展了原本〈Drive My Car〉的架構,這是創意的展現,但也是風險所在,而最大的風險就聚集在岡田將生飾演的高槻耕史這個角色上。
在原著中,村上春樹設計和安排高槻這個角色的手段很巧妙。其實家福並沒有親眼看到高槻和妻子的性愛(那是書中另一篇作品的情節),高槻接近家福也沒有電影中那麼複雜的原因。雖然高槻在某次談話中講了比較深刻的心底話,但那更像是他自己的療傷,而不是用來敲醒或啟發家福的。整體來說兩人互動的目的不在製造家福心境的轉折,更重要的是凸顯他內心的空洞和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