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長期居留的1990年代相比,高樓大廈確實增加了,看上去似乎是有所「發展」;可是,住漂亮公寓、在豪華政府廳裡辦公的,幾乎都是中國人。「維吾爾人就算申請經商,許可證也不會下來;但中國人就算沒有文件,也可以為所欲為。」一位維族朋友如此感嘆。
新疆是塊乾燥的地方,只有在少數大河畔,零星散布著些許綠洲。這些綠洲無一例外,都被中國人組成的生產建設兵團所占據。生產建設兵團是一種半軍隊的組織,由政府供給新式的武器。每當維吾爾人和中國人因為灌溉用水而產生衝突時,中國人就用最新的武器射擊維吾爾人。我在旅程的途中,也在阿克蘇市的近郊看到警車包圍維吾爾人的村落,槍聲大作。
在柏油路上,有一列的大型卡車經過;那是將塔克拉瑪干沙漠出產的石油,運往中國內地的車隊。當地的維吾爾人,和石油的利益完全無緣。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部的羅布泊,是中國的核子試爆基地。中國人不只一次在維吾爾人、藏人和蒙古人的故鄉進行核子試爆,卻從不曾在中國人居住的地方進行試爆。我的司機對我說,因為核爆的緣故,維吾爾人罹癌的比例變得很高。
如此,維吾爾人在自己的故鄉,遭到後來的中國人壓抑與剝削。
二、從維吾爾人的立場思考與中國的關係
對於新疆發生的種種,日本傳媒大部分都是從中國人的政治壓抑、民族歧視、以及嚴峻的經濟剝削,來進行分析與報導。這樣的觀點固然正確,但仍有必要從維吾爾人的視角,來剖析民族問題的結構。
維吾爾人是突厥系民族的一員。突厥系民族分布橫跨歐亞大陸東西,總人口超過7億人。在這個突厥系民族的大家庭中,唯獨維吾爾人沒有自己的民族國家;其他同胞不是已經獨立,就是在俄羅斯聯邦(前蘇聯)中形成自治共和國。在中國的維吾爾人只享有「民族區域自治」權利而已——假如真的有。
維吾爾人如歐亞大陸的同胞般,致力於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他們在1940年代,曾經建立過一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在「東突厥斯坦共和國」中,也有新疆的蒙古人、哈薩克人與韃靼人加入,採取融合的體制。這個國家一直運作到要決定就此成為以維吾爾人為主體的國家、還是加入蘇聯的關鍵時刻。
可是,在蘇聯和中國間有關戰後體制的協定中,他們被決定留在中國領土內,而這種建構戰後體制的決定,作為少數民族的維吾爾人根本無權參加。大國憑著一己意欲,任意決定弱小民族的命運。換句話說,現在的戰後體制,是建立在少數民族的犧牲之上,因此瀕臨崩解是自然不過的發展。
中國共產黨從1920年代建黨之初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答應給予邊境各民族「民族自決權」,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然而建國之後,政策立刻做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主張「因為美帝在新疆、西藏與內蒙古等地謀劃分離運動,所以不能給予民族自決,必須變更為區域自治」。在各民族看來,迄今為止中國共產黨掛在嘴上的「民族自決」云云,就是為了遏止邊疆人民脫離而採取的手段。因此,被欺騙的記憶一直在維吾爾人、藏人與蒙古人腦海裡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