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底,俄羅斯派遣「維和部隊」入侵烏克蘭,成為二戰以來歐洲地區發生的最大規模戰爭。雖然雙方已經開啟第四輪談判,但距離戰事終止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時代在走,戰爭的形式也跟著演化。想到「戰爭」,不難聯想到上個世紀打仗用的真槍實彈、炸藥火藥,在認知戰上好像招數較少,頂多是空投傳單和撥音牆。不過隨著時代演進,以拳頭取勝的戰爭策略不再是唯一,由於經濟、國際關係等各種因素,讓軍事行動比起從前更傾向往「不耗費一兵一卒」的網路資訊戰靠攏。(延伸閱讀:股市跌幅恐擴大!俄羅斯進軍烏克蘭,分析師:8年前的盧布,透露今日的股市端倪)
烏俄衝突把好久不見的戰事帶回大眾視野,而同樣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戲碼,對台灣人民來說也不是陌生的劇本!在「亡國感」意識稍稍提升的現在,讓我們借烏俄衝突的經驗,來了解一下網路資訊戰有哪些常見的面向!
駭客攻擊打團戰!戲劇場景真實上演
英國數學家Clive Humby曾說過:「Data is the New Oil.」點出了數據在當代社會的重要地位。除非將資訊安全做到滴水不漏,否則很容易因權限外流、資料盜取或破壞發生憾事;例如在此次烏俄衝突中,資訊流通管道、乃至於資訊本身,也都成為攻防重點。從今年年初開始,尚未動武的俄羅斯便對烏克蘭政府接連發動數據攻擊,利用稱作「HermeticWiper」的惡意軟體來損壞特定資料。
除了政府機關,左右人民思維的官方媒體網站、電信業者,以及對經濟將造成動盪的天然氣公司、武器供應商、航太業者等具有戰略意義的企業、組織,也成為當時俄羅斯主要攻擊對象,全球最大的駭客集團匿名者(Anonymous),一度出面聲援烏克蘭,以洩露資訊或癱瘓運作形式反擊、「制裁」這些俄方組織;匿名者更在二月底駭入多家俄羅斯電視台與串流媒體,大肆將畫面切換為播放烏克蘭境內的戰爭實況,猶如影集《黑鏡》般的駭客手法,正實際運用在戰事中,讓雙方民眾直擊!
從此次戰爭可以發現,駭客攻擊正在轉變成集團式、全民化的對抗,無論是執行機關命令的親俄聯盟,或是義氣相挺烏克蘭的陣線,雙方不斷發動祕密入侵,讓這場資訊戰與戰場上砲火一樣猛烈。被入侵的烏克蘭政府更鼓勵百姓「舉報」,只要發現任何俄羅斯的網路安全漏洞,都可以回報給當局,範圍包含社群、金融、通訊、網路管理、密鑰等都可以。當戰況一一曝光,也更讓兩國人民乃至於世界民眾反思,數位世界的足跡及資料保護,真如科技巨頭所說的「安全」嗎?(延伸閱讀:烏克蘭開戰就想賣股,爆量長紅就想買進?避開這些心理陷阱,投資更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