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青銅發現,人類打造出精密工具創造想要的聲音:《古典音樂之愛》選摘(2)

2022-04-03 05:10

? 人氣

1931年,愛因斯坦在前往加州的郵輪貝爾根蘭號(Belgenland)上演奏小提琴。(作者提供)

1931年,愛因斯坦在前往加州的郵輪貝爾根蘭號(Belgenland)上演奏小提琴。(作者提供)

音樂確實能夠駕馭「天性」(nature),而我說的這個英語單詞代表我們周遭的自然世界,也代表我們的內在——也就是「人性」(human nature)。我們當然不知道最初的音樂為何,但它的樣子不難想像,畢竟人類總是有樣學樣。我們可以利用聲帶、嘴巴與舌頭發出無數聲響。我們行走與呼吸時都是兩兩一組——左腳右腳,吸氣吐氣,心跳與呼吸的速度取決於我們的情緒以及當下的動作。生火、歌唱、吹哨,或是吹入風乾的動物骨頭發出聲音,人類學會這些事情是出於好奇、實驗精神以及模仿。你要是拿棍子敲打中空的木頭,你會忍不住想再敲一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下次參加音樂會的時候,稍微觀察一下樂器,把注意力從音樂與樂手身上移開,想像發展出現代長笛與豎琴的數千年歷史,前者至少可以追溯到三萬五千年前,而距今約三千年前的大衛王正是一名豎琴手。

20220325-〈大衛王演奏豎琴,天使奏樂載舞〉。(作者提供)
〈大衛王演奏豎琴,天使奏樂載舞〉。(作者提供)

即使沒有考古學學位,你還是可以運用想像力發想長笛如何成為今天的樣貌。所有管狀、藉由吹氣發聲的樂器,基本上就是同一種樂器,都可能源自於骨頭、竹子、獸角或海螺殼。我們的祖先撿起這些自然物,不知為何就放進嘴裡吹氣,他們為何這麼做呢?看起來沒有實際目的可言。遠古的人們是在模仿風聲,還是他們認為吹氣能夠讓這些物件起死回生?人類的送氣為物件帶來新生命,一旦前人聽見聲音,即使這個動作根本毫無效益,他們也會一遍又一遍重複吹奏下去,塑造出他們想要的聲音效果,一次又一次地捨棄、改善與想像。幾千年後,德國人泰歐巴德.貝姆(Theobald Böhm)於一八四七年發明了現代長笛,一八五一年在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首度亮相。這把長笛奠定今天我們認可的樂器標準型態,一舉了結自石器時代以來,人類追尋最佳音色與可行性的漫長研發過程。

現在的管樂器材質多元: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由不同的木材製成;長笛能以銀、白金、黃金打造;銅管家族則使用鋅銅合成的黃銅。想像一下,過去的文明只要習得冶金學的奧秘,將銅與錫合成青銅,人類便開始用來製造武器、農具——還有樂器。古埃及墓穴就曾發現黃金與青銅喇叭。金屬製成的管樂器始終都比木管樂器大聲。你除了能在古埃及壁畫看到類似笛子與豎琴的樂器,還可以想像當年羅馬軍隊征服大片土地時,震耳欲聾的鼓聲和銅管伴隨著行軍的腳步,遠遠就預告他們的到來。當年凱薩大帝抵達埃及時,埃及艷后聽見的就是這種聲音。如今,我們在巴黎的法國國慶日或是曼哈頓的感恩節也可以感受到相同的震撼效果。

打擊樂器的歷史就更容易想像了。將木頭切成等寬等厚但長度不一的木塊,就是木琴的雛型。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以數學證明,震動物體的音高與其長度有關。取下動物的皮繃在中空的圓圈上,即可製成一種鼓:圓圈越大,聲音越低。隨著青銅的發現,人類打造出各式各樣的鐘、鑼、鈸,需要運用非常精密的鑄造工具製作,才能完全符合樂器發明家想要的聲音,創造出所有樂器中最深沈洪亮的波形——這種聲音後來在音樂裡代表教堂和寺廟的神聖與神秘。我們甚至創造出回應風吹的風鈴,讓大地之母的呼吸演奏人類發明的樂器,以此感謝地球賜予的恩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