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中也說明,當時參與錄音者為大稻埕的「江山樓」、「東薈芳」二家知名酒家的藝旦及藝師,他們都曾於日本皇族訪問臺灣時擔任表演工作,一九二三年日本皇太子(日後的昭和天皇)來臺灣訪問,這些藝人都曾經出場演出,讓參訪貴賓聆聽臺灣音樂。而報導中也記錄當時錄音的曲目,除了南管、北管、京劇小曲之外,還有所謂的「俗謠三伯英台」,這正是歌仔戲《三伯英台》(梁山伯與祝英台)戲齣,但因唱片聲音容量限制,只能錄製其中一小段。
根據出版的唱片及目錄,可知當時參與錄音的「江山樓」及「東薈芳」藝旦,包括金蓮、阿椪、鱸鰻、大金治、網市、雲霞、烏肉網市、阿好、阿蕊、阿珠等人;臺北市著名的北管子弟社團「靈安社」及「共樂軒」也參與錄音,再加上當時著名的歌仔戲演員汪思明、溫紅塗、游氏桂芳及施金水等人都加入陣容。錄製的音樂中,藝旦大部分錄製京調(京劇)及當時所流行的小調,而靈安社及共樂軒則錄製傳統的北管戲曲;歌仔戲方面,則是早期的「四大戲齣」(指《三伯英台》、《陳三五娘》、《李連生與白玉枝》、《呂蒙正得繡球》)。
一九二六年十月,日蓄商會以「鷹標」(英文標示Nipponopone即是以「日本的蓄音器」為名稱)為代表性商標,刊登大幅廣告及印製精美的目錄,目錄廣告標題中即宣稱:「真正本島名班、頭等華音曲盤」,內容則強調:
「謹啟者,本社不惜巨資於本年五月中特派技術員到本島招聘特色藝妓及有名曲師,撮唱最新流行歌曲,品質堅牢、聲音明亮之十吋大曲盤,與他品大相懸殊,玆將藝術者及曲名列於別行,又本社發賣鷹標蓄音器,係應用最新技術,為國內第一良品,誠蒙惠顧,當以確實價格以應雅命。」
在這則廣告中,日本蓄音器商會除了說明發售的唱片是十英吋「曲盤」(唱片),更強調唱片品質優於其他公司,明顯想與「金鳥印」的產品有所區隔,藉此稱霸臺灣的唱片市場。
日蓄商會以「鷹標」發行第一回唱片後,發現特許唱片發行的「金鳥印」唱片以低價行銷有一定的市場,也採用價格區隔策略,後來發行時區分「鷹標」(唱片上英文Nipponopone的圖案為老鷹)及「駱駝標」(英文為「Orient」,即「東洋」之意,日本稱為「ラクダ印」),「鷹標」價格最高,而「駱駝標」則是低價唱片,價格還比特許唱片的十吋盤便宜,希望能爭奪臺灣唱片市場。
*作者林良哲,1991年開始創作台語流行歌曲,陸續發表〈無花果〉、〈玫瑰〉、〈鵝媽媽要出嫁〉等曲,之後又與陳明章、朱約信等人合作,迄今仍從事台語流行歌曲創作,創作歌詞、歌曲超過百首。目前為《自由時報》彰化縣新聞小組召集人。本文選自作者新作《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左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