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明治44年)8月26日,編號B051的強烈颱風侵襲臺灣全島,氾濫的洪水淹沒了臺北的街道,於是日本政府決定大刀闊斧,欲在臺北打造一個衛生且美麗的住宅區供日人居住;當時的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在臺灣總督府及商界的支持下,開始收購三板橋庄大竹圍一帶的農地來開發新社區。
1913年(大正2年),這個嶄新的住宅區被命名為「大正街」,意謂在大正年代闢建之街區;不但從一片片水田蛻變為標準日式居住環境,成了當時臺北的高級住宅區,甚至還是遊客心目中的觀光景點。大正街乃仿效京都的棋盤式規劃,將東西向的巷道叫「通」、南北向的巷道稱「筋」,建築物則以獨門獨院的戶建式以及日洋混合式住宅為主,每戶均設有壁櫥、廁所,並接通下水道,且提供電力與自來水,十分注重環境衛生,為臺灣第一個由民間開發的現代化社區。
臺日混血的產物
前面提到,日人將東西向的巷道稱作「通」,因此大正町裡由南至北的十條東西向道路便被依序命名為一條通、二條通……直至十條通,而這裡的「條通」其實屬於複合式語言,結合了中文道路單位「條」和日文巷道「通」,所以「六條通」就是第六條巷子的意思。
打開谷歌地圖來看,中山北路與新生北路之間的市民大道二段即是日本時代的一條通,長安東路一段是四條通,南京東路一段則是十條通,至於其他在昔日大正町區域內的東西向巷子則分別為二條通、三條通、五條通、六條通、七條通、八條通,和九條通。
1945年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1947年,臺北市政府延續日本時代之都市計畫架構,將大正町一帶指定為住宅區,而日人之住宅在戰後則大多被臺灣省營機構接收。然而,隨著美軍顧問團於1950年代進駐今中山美術公園所在地,許多酒吧、餐廳、舞廳、旅館和舶來品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中山北路和林森北路,從民族東路往南延伸至原大正町一帶。於是,原大正町的住宅區樣貌漸漸蛻變成為繁華的「條通商圈」。
80年代華燈初上
進入1970年代,越戰結束、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美軍退出臺灣。雖然美軍離開了,但繼之而來的,是大量由日本商社派來臺灣拓展業務的日本人。
1980年代,時值日本經濟復甦之際,日商紛紛在臺北設立分公司,而原本在日本時代就是日人居住之處的條通商圈,其濃郁的日式生活氛圍,自然而然地吸引日本人在此聚集;各種日本料理餐館、卡拉OK酒吧,以及有女侍陪酒的酒店應運而生,令條通商圈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的極樂之地。
於是,每到華燈初上之時,總有拖著一身疲憊的男人,走進條通商圈的窄巷裡,踏入春色無邊的溫柔鄉,尋求片刻的放鬆與歡愉。
作者介紹|報時光、張哲生
報時光
翻閱老報,就像領到穿越時代的入場券,濃縮了時間,我們得到更寬廣的視野,它亦是舊時代的臉書,也見證了美好時代文創產業的好實力。報時光,為您剪輯老報精粹。
張哲生
一九七二年生,一個用懷舊展望未來的艋舺大叔;長期研究臺灣近代史,對記錄臺灣人文不遺餘力,並於網路從事懷舊分享近三十年。其臉書專頁追蹤者逾廿八萬,被譽為懷舊大師,現為哲生原力數位創意總監。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尖端出版《回到華燈初上時》(原標題:走進條通商圈的時光隧道)
責任編輯/邱劭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