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軍操弄網上意見、影響民主政治甚劇,是否有可能式微?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劉嘉薇26日在一場研討會上舉出網軍的「3個害怕」或公民的「3個堅持」,是有可能讓網軍式微的。她指出,包含公民社會、社群平台,以及政府之間都有可以著力的地方,以避免網軍帶風向或塑造出失真的民意。
長風基金會26日舉辦「突破論壇」系列講座,主題為「網軍肆虐下的民主」,邀請QSearch數據分析公司共同創辦人兼技術長周世恩、聯合報採訪中心副主任林政忠、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並由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廖達琪主持,探討網軍如何影響人民態度、並提出可能解方。
劉嘉薇表示,網軍可能因為「3個害怕」:因為工作性質見不得光,而失去對此工作的認同;因為收入不穩定,無法長期進行此一工作,或只能當外快;因為害怕網軍兩造兩造(或多軍)對峙、衝突嚴重時,會互相檢舉,而使目前彼此恐怖平衡的默契崩解。
劉嘉薇也舉出了公民的「3個堅持」,若堅持回到「純粹的美好」而抵制、堅持社群是鄉民的社群,不是網軍(商人、政客)的社群;堅持民主政治資訊的品質下,上述的「3個害怕」與「3個堅持」或可扭轉目前網軍操弄風向的情況。
廖達琪則問其他來賓如何看待這樣相對樂觀的態度?周世恩則指出,目前的網軍有時候是假帳號,而非全然真人,加上技術發達,背後組織去做訊息操弄,技術幫助他們更好駕馭,至於兩造網軍會打破恐怖平衡「互爆」嗎?周世恩則認為,網軍是唯恐天下不亂,「有亂的地方就是它可以生存的地方」。
林政忠則指出,要杜絕網軍操弄,唯有靠法律、他律和自律,但法律常跟不上科技發展的腳步,至於他律方面,台灣的事實查核單位目前還太單薄;若談自律,則不只是媒體自律,每一個人都是,另外像吹哨者很重要,看到不公義的事情去檢舉。林政忠提出「財源金流的法制化、事實查核的多元化、數位識讀的公民化」3大方向。
在探討解方上,劉嘉薇也強調,公民社會每一個人都應該是事實查核中心,面對資訊應該查證、謹慎轉傳,「只要你不相信,沒有人可以影響你」,同時注意一定要看來源,因為來源與目的有關;至於社群平台的角色,平台則應該做到標註貼文、刪除假帳號、公開政治廣告贊助者,若遇重大惡意、明顯立即危險、違反公共利益者應處置,還要留意平台和被管制者在法律上的平等。最後政府的「管」與「被管」之間,也要權衡其審查力度,並致力推動個別法律或專法,或是要公部門促使平台公布演算法和軟體機器人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