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首度對基隆實施「類普篩」,以找出社區潛在感染源,並希望未來可以作為其他縣市的參考。對此,精神科醫師蘇偉碩於臉書發文認為,「類普篩」就是普篩,而且還是「劣普篩」和「累普篩」。
蘇偉碩表示,指揮中心終於要在基隆市實施第1次的「全覆蓋篩檢」,也就是指揮中心污名2年的「普篩」。但疫情爆發2年了,一直污名和拒絕普篩的指揮中心,因為沒有能力對僅有36萬人口的基隆市實施全面性PCR快篩,選擇採取全面發放家用快篩試劑、教導市民自行在家快篩,再以「類」普篩掩飾這2年來充滿政治算計和技術官僚霸權的防疫缺失。
蘇偉碩認為,「類普篩」有點不倫不類,若採取普篩,目的是全面找出所有感染者進行隔離與治療,反覆普篩2到3次後,回到一般防疫手段,以此擴大匡列、精準疫調,有效壓制病毒傳播。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使用的篩檢試劑必須「偽陰性」極低,否則隱性感染者依然會在社區活動。
蘇偉碩:家用快篩試劑最常出現偽陰性
蘇偉碩指出,由民眾自行採檢的家用快篩試劑,最常出現的就是因採檢方法錯誤,而出現偽陰性。衛福部長陳時中所謂的「類普篩」,不管在「偽陰性」和「偽陽性」的比例上,都劣於以專業人員採檢的PCR快篩,是一種「劣普篩」。
蘇偉碩表示,使用統一發放家用快篩試劑實施篩檢,使得基層防疫人員必須教導民眾正確使用採集檢體的方法,並幫幼童採檢,即使只有1%到0.5%的偽陽性,估計也會有1800人到3600人被誤認為感染者而遭到隔離連累,所謂「類普篩」其實是一種「累普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