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演藝圈爆發長期性侵害事件後,引發全球超過85個國家響應#MeToo浪潮。現代婦女基金會將於25日響應「國際丹寧日」,呼籲民眾在4月25日穿上丹寧服飾,破除責備被害者的文化,共同營造友善的社會氛圍。
「國際丹寧日」源於1992年義大利羅馬,有一名駕訓教練性侵18歲少女的事件。最高法院法官當時認為被害少女的丹寧牛仔褲過於緊繃,少女一定有意願配合,否則加害者不可能強行將褲子脫下,因此最後法官以此推翻先前的判決,被告最終無罪定讞。這項判決引起公憤,美國「和平超越暴力Peace Over Violence」隨後於每年4月下旬發起「丹寧日」活動,呼籲民眾穿起丹寧服飾,表示支持性侵倖存者、打擊強暴文化。
現代婦女基金會針對15歲以上網路行動族群進行「性侵害迷思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性侵害充滿迷思。首先,65%受訪者認為女生行為表現太開放、穿著很辣或者喜歡進出夜店等場所,可能應該要承擔被性侵的風險,其中男性更有7成如此認為。其次61%的受訪者認為沒有做好自我保護才會淪為受害者,男性認同的比率更高達67%,顯示整體社會仍將受害責任歸咎於被害者。
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范國勇表示,在整體調查中都可見男性的迷思更為嚴重,如66%男性認為女生與男性密室獨處,就是想與對方發生性行為;64%男性認為女生打扮性感就是想與男性發生性行為等等,但是,女性穿著、喝酒、去夜店或與男性獨處,都屬正常社交行為,並不表示她想和對方發生性行為,若發生性侵害,應該被苛責是加害者的動機與行為,而非被害者的穿著言行。
現代婦女基金會呼籲,今年丹寧日是4月25日,邀請民眾穿起丹寧服飾一同響應,宣示「穿著由我 騷擾止步」。因為穿什麼都不是性暴力合理的藉口,也不是同意性行為的暗示,呼籲打破對性侵害的迷思,不該將被害責任歸咎於被害人的穿著言行,因為責備被害者就是助長性侵文化,因為唯一該為性侵害事件負起責任的只有「加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