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立路線」之爭》烏俄戰爭莫迪堅持不選邊站,兩派學者展開激辯

2022-04-07 09:00

? 人氣

2021年12月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印度,與印度總理莫迪相見歡(AP)

2021年12月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印度,與印度總理莫迪相見歡(AP)

烏俄戰爭爆發以來,印度不但拒絕在聯合國譴責莫斯科,更持續自俄羅斯買進低價原油,堅定表明其中立路線,不願向任何一方靠攏,引發西方諸多批評。南亞事務專家伊萬內克近日於《外交家》發表專文,從國際關係理論出發,精要地解釋了現實主義學者及規範主義學者,各自如何解讀印度當前在烏俄戰爭的立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伊萬內克(Krzysztof Iwanek)長年關注南亞事務,現為華沙戰爭研究大學(War Studies University in Warsaw)亞洲研究中心主席。該機構為波蘭最高軍事學術機構,由波蘭國防部於2016年成立。

伊萬內克在《外交家》(The Diplomat)刊登的專文中,先後引述2位現實主義學者(realist)及2位規範主義學者(normativist)的觀點,接著再以自身觀點評析並總結。在文章開頭,他便強調,現實主義學者認為追求「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發展的基礎,規範主義學者則認為除了國家利益之外,價值觀(如:民主、人權)亦是影響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2022年3月24日,聯合國大會以140票同意、5票反對、38國棄權壓倒性通過不具約束力的決議,要求暢通援助途徑及保護平民,同時譴責俄國入侵烏克蘭造成的人道危機。 (美聯社)
2022年3月24日,聯合國大會以140票同意、5票反對、38國棄權壓倒性通過不具約束力的決議,要求暢通援助途徑及保護平民,同時譴責俄國入侵烏克蘭造成的人道危機。 (美聯社)

規範主義學者:印度民主形象恐將重挫

伊萬內克引述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政治學教授甘古利(Sumit Ganguly)於《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發表的文章,以及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資深國防分析師葛羅斯曼(Derek Grossman )於《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發表的評論,藉此詮釋規範主義學者的觀點。

甘古利指出,印度過去面臨兩難時習慣選擇迴避的外交策略,如今似乎已經不管用。印度也不能再採取冷戰時期的「不結盟」(non-alignment)政策,以追求「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為名,保持中立路線。因此,印度現在若不與美國及其民主盟邦靠攏,很可能會引發外交孤立危機。

葛羅斯曼則表示,俄羅斯近來不僅與印度主要敵人中國,維持緊密的戰略夥伴關係,也與印度世仇巴基斯坦密切交流。面對俄羅斯對外關係的轉向,新德里當局恐將重新考慮是否繼續與其維持良好關係。

葛羅斯曼也分析,由於美國目前是制衡中國的核心力量,若美印關係因俄羅斯而惡化,恐怕有損印度在抗中議題上的士氣。再者,新德里當局若持續向俄羅斯進口國防軍備,印度恐將成為《美國敵對國家制裁法案》(Caatsa)的制裁對象。

而在烏俄問題上,甘古利和葛羅斯曼皆提及印度民主國家形象受損的可能性。甘古利認為,新德里政府已經因其境內的民主倒退,飽受西方強力譴責,若在烏俄戰爭上,又未能挺身捍衛基本人權及烏克蘭主權,印度的民主國家形象恐會再次受損。葛羅斯曼則表示,國際社會期待印度成為一個負責任、勇於維護國際規則的強權,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印度顯然適得其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