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單車才能好好體會一個國家的精華。
——海明威
自行車是最為便捷的交通工具。去年回到南部定居後,清晨買菜,只要有車子,根本不需要菜籃子。要是突然腹瀉,便能即刻到藥房。這部美利達單車,是親戚贈送的,配備雙煞裝置,騎行各地,輕鬆愉快。
回想過去,一跨上自行車,每每憂喜參半。家居南部小鎮,騎車上學,不管艷陽熠熠或細雨霏霏,短短數分鐘,即抵達校園。鐘聲一響,無心聽課,為了避免呆坐八小時,只好私下看看小說,但大腦容易分神,偶爾轉頭找同學聊天。看來,這是訓練口才跟培養閱讀的初期階段。
提到單車因緣,早年練習過程中,總是摔得遍體鱗傷,藥水藥膏附身是家常便飯,心中卻雀躍萬分。畢竟習得一技,馳騁街頭,穿梭田間,速度相隨,渾身散發原始激情,加上清風徐來,緩緩累積精氣神,經年累月,赫然轉大人。既然成為大人,自然會打破沙鍋問到底,以了解自行車的面世過程。
自行車是父母親上班的交通工具。記憶猶新的是,隔壁是一家醫院,一旦院長外出看診,總是西裝筆挺,頭頂小黑帽,單車上管掛著黑皮包,全身行頭,一派大正風尚,留日習醫之外,也娶了日本太太,這教人聯想到「東洋漫遊者」永井荷風出外掃街的裝扮。老家方圓幾公里,來回費時不多,即使他家人病情告急,也能立馬趕回來。
相比之下,古代中醫,一旦出診,徒步爬山涉水,動輒數日。清代名醫王孟英,宅心仁厚,每每為窮人看診,甚至分文不取,遺憾的是,某日外出行醫,老妻病急攻心,未能即刻救援,活活死在家中。
自行車的百種稱號與風情百種
台語管自行車叫「鐵馬」,一時搞不清緣由,後來才知道歐洲人喜歡比較馬匹跟自行車。早期養馬,成本甚高,要馬厩、草料、麥桿,更要專人打理。尤其,馬糞涉及環保問題,況且馬車事故,外加達達馬蹄,吵雜異常,在歐洲人心房裡,一點也不浪漫,只有貴族和大資產階級,才有財力負擔得起。但自行車問世之後,德國人戲稱鐵馬。
德國誕生一位知名哲學家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父親是化學專家,任職於藥廠,父子之間無話不聊,經常告誡這位未來的哲人千萬不要吃西藥,因為傷身。他天天騎自行車,好讓自身氣血宣暢,竟然活到 102 歲。
騎行自行車有助於氣行血行,腦筋清明,難怪台南人叫「孔明車」。綜觀自行車的孕育和研發過程,千變萬化,各種稱呼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如機械馬、玩具木馬、鐵絲驢。假使再附上法文自行車 le vélo,更叫人浮想聯翩,藉此讓我們多多認識鏗鏘悅耳的法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