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這個秒數隨著時間的推演已經變得越來越短,從筆者十多年前第一次聽到這個「守則」時的30秒,到最近一次聽同事提到這個數字已經變成6秒。也因此包括新聞報導、戲劇等,都想辦法在依循這個規則(畢竟電視時代維持收視率是電視人的天職,這點到了網路時代也沒有變,要知道YouTube可是很計較「黏著度」這個數字的),避免遭到觀眾無情轉台的下場。
我想這個規則在歌唱節目也是適用的,電視台為了維持收視數字,不斷地更換鏡頭維持畫面的「動態」無可厚非。但這卻完全不適用於BTS這樣的歌舞表演。下面這段影片一樣是BTS表演〈FAKE LOVE〉這首歌曲,這是在經紀公司的舞蹈室的實錄,從這段影片你可以發現,〈FAKE LOVE〉的舞蹈表演其實已經是一段完整的「舞劇」,BTS成員透過不斷地跑動和隊形變換來營造歌曲的戲劇張力,也就是它本身已經擁有豐富的動態,這時候轉播單位卻採取強調動態的拍攝手法,結果當然就會是一團混亂。
反而是BANGTANTV釋出的這個版本的〈FAKE LOVE〉,雖然是簡單的單機側拍、對於攝影機的走位、擺設,鏡頭擷取的專業要求都非常低,卻更能讓觀眾清楚地了解這首歌舞表演的全貌。
專業應該是讓作品產品變得更好的能力
增加畫面的動態來避免閱聽人轉台或是關掉影片,當然是影視工作者的專業,只是當你的工作內容已經產生了變化(例如拍攝的BTS歌舞本身的畫面已經充滿動態),卻沒有針對這些變化去做相對應的調整,結果就出現了「專業人士死在自己專業上」的窘況。
其實專業影像工作者的工作實力如果可以用在正確的地方,呈現的影片效果和經紀公司做的簡單側拍仍是有相當差距的,以BTS這首〈Dionysus〉為例,它的舞台設計、舞蹈動作和成員跑動的動線和隊形比起〈FAKE LOVE〉更複雜,用一般歌舞節目的拍攝方法,常常會掛一漏萬,而Mnet在YouTube上,卻釋出這支一鏡到底版本的影片,在更專業的運鏡和現場收音下,效果已非BANGTANTV的側拍版〈FAKE LOVE〉所能相提並論。
當然Mnet版本〈FAKE LOVE〉的問題,不只是單純的「動態畫面收視守則」所造成的,裡面雖然動員了多部攝影機,卻時常出現「漏鏡」、「空鏡」的狀況,其實偶像團體的歌舞表演在正式演出前,必定會做彩排,而且這些歌舞表演也不像運動賽事的畫面是隨機出現,而是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拍攝單位是可以事先做好拍攝規畫,安排好鏡頭動線。以BTS在紐約中央車站表演〈on〉的這段影片為例,導播對於鏡頭位置的設置、畫面的擷取選擇,以及攝影師的鏡頭走位,都要比Mnet版本的〈FAKE LOVE〉好太多。
專業應該是讓作品產品變得更好的能力,如果某些專業要求會損傷你的作品產品(例如電視台根據維持收視率訂定的守則、或是對於帶入置入行銷的要求),真的專業人士應該要想到既能夠遵守這些要求、又不會降低作品產品品質的做法,坐視這些規則傷害自己的作品產品當然稱不上專業,整天抱怨這些要求更是「業餘」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