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孔廉觀點:兩岸經貿連結,尋求臺商新定位

2022-04-29 07:00

? 人氣

兩岸經貿成果

就兩岸經貿成果及重要性來看,兩岸貿易,臺灣始終處於大量順差,以過去幾年來看,2016年出口1,123億美元,占總出口40.1%,2021年是1,889億,占總出口42.3%,「新南向」效果似乎不彰。以近三年對陸貿易順差來看,分別是738、867、1,047億美元,去年年增21%,而去年對全球順差約654億美元,這樣的國外淨需求對臺灣經濟的成長,貢獻鉅大。2019年~2021年國外淨需求對臺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比例分別為0.19%、2.67%及1.8%,佔成長率的6.2%、79.46%、29.45%。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果就投資面來看,雖然近年大陸投資環境不如以前,諸如人口紅利不再、工資大幅上揚、土地價格飛漲、環保要求嚴格、能耗排碳管制,前往大陸投資的金額有下降趨勢,不過規模卻逐漸變大,另外中美貿易戰有臺商外移現象,但工業總會調查,仍有75%尚在大陸,外移東南亞約15%~20%,回臺投資者約5%~10%,可是我們從金管會的統計發現,臺灣上市櫃公司赴大陸投資者約占75%,近三年認列的大陸收益分別為4,906、5,481及5,896億臺幣,這些收益當然也回歸臺灣的股民手中。此外,近年經濟部的回臺投資專案自2019年至2021年12月底止,據統計已有254家臺商投資,10,384億元新臺幣,而一些中小型臺商及臺幹匯款回家的也不在少數,展現投資效益及資金的回流。

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成功,有充沛的港商、台商支援是一個主要的因素。(新新聞資料照)
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成功,有充沛的港商、台商支援是一個主要的因素。(新新聞資料照)

兩岸僵局

目前兩岸經貿的一個制約因素是兩岸僵局,自從2016年以後,兩岸即缺乏溝通管道,海基會原本三大功能,即協商、交流、服務,前兩者已完全中斷。關鍵是在兩岸關係的定位,原本九二共識是一個戰略性的模糊,雙方各有臺階可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021年曾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維持關係與展開合作的可行方法,制定「替代表述」非常困難;AIT前處長包道格2021年9月也說,若不接受九二共識,須提出能處理與大陸關係的務實方法。僵局拖延對臺灣並不有利,大陸的快速發展不因兩岸僵局而停滯,2017年兩岸的GDP,大陸是141,436億美元,臺灣是5,908億,差距是20.55倍,而2021年是181,022億比7,748億,倍數是23.36倍,國家的硬實力是展現在經濟、軍事、科技,而後二者的基礎仍在於經濟實力,當兩岸差距愈來愈大,時間會站在哪一方?可想而知。

兩岸如果恢復協商,最優先最重要的就是儘速完成服貿協議及貨貿協議,蔡政府執政六年了,還不敢廢除ECFA,這就是因為享受到80億美元的關稅減免,今年RCEP生效,我們也有部分產品列在ECFA之中,所以不受影響。但ECFA終究只涵蓋了五百多項產品,佔全部八千多項產品的一小部分,因此儘速完成貨貿及服貿才是正解,也才便於申請加入CPTPP及RCEP。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