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民主黨成立,政見先行。余志偉攝)
現階段,政府眼中的「反對勢力」正分進合擊為明年選舉準備,這讓國民黨政府相當頭痛,但這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掌權者如果已經背離人民,人民有權決定換別人,在社會普遍預期會換人的態勢下,筆者認為一旦換黨執政,民主政治發展也到了政治轉型的落實,這時公民社會展現的力量要求政治參與,新政黨也不得不面對,而聯合政府的成立正是公民社會呼聲的最好回應。
政治學理上的聯合政府是指內閣制或雙首長制下的國會大選後,沒有一個政黨擁有國會多數席位,或一個政黨在國會有相對多數席次但需要與小黨合作組成政府運作,有相似理念的政黨之間依其意願與實力分配內閣席位組成政府。在台灣,因為有總統選舉,可說總統本人幾乎可以決定內閣人選,以往立院並無左右總統內閣人選的權限,2008年以前民進黨在國會是藍大綠小的分立政府,施政上常遭遇國民黨在立院的強力杯葛挑戰,導致綠營很多理念無法落實。
如果明年是蔡英文當選總統,但國會選舉結果依然是藍大於綠,就可能再次發生分立政府常見的問題,目前因為許多因素限制無法肯定民進黨在國會鐵定過半,假如民進黨在立院未能過半或驚險過半,沒有辦法擁有國會絕對多數席次時,筆者認為,民進黨如果為了實踐政策理念完成政治轉型這類大工程,應尋求第三勢力政黨的支持與奧援而組成聯合政府運作。
真正的政治轉型有賴公民社會的參與,理想做法是組成聯合政府共同執政,以現在來看,聯合政府能否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這未知的種種因素包括政黨的選區提名策略與提名人數、競選策略、社會氣氛與時局變化、選民的政黨與候選人喜好、執政黨對在野黨的分化、民進黨與第三勢力政黨在競選過程的決裂、民進黨在艱困選區的禮讓以及合作策略等,更重要因素在於公民社會對政治轉型的訴求力量大到執政者聽見。
在民主國家中,公民政治不僅是民主政治的一環,真正的政治轉型發生,奠基於一般普羅公民手握選擇政府的選票作出改變的抉擇進一步在政治參與過程發揮實際的影響力。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