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中國堅持通過對話機制應對兩國間的貿易爭執。但川普就任後,終止了原有的對話機制。《紐約時報》曾援引未具名川普政府官員所透露的消息,說「川習會」後雙方施行百日計劃期間,曾發布過一個聯合聲明,列舉了各自在貿易方面做出的承諾。但川普政府調查後發現,中國的承諾中,很多是從前就承諾過,一直未見兌現。這導致雙方在川普政府設立的新的雙邊經濟對話機制首次會談期間在一些問題上立場迥然不同,因雙方無法談攏導致對話失敗,後來被川普政府擱置。
川普政府在對話失敗後開始加大力度對中國的貿易行為進行調查,並採取行動。川普2017年8月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中國迫使美國公司轉讓技術等知識產權相關行為,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進行調查。該調查最終導致川普政府決定通過關稅方式對中國在知識產權方面不當行為進行制裁。川普政府目前擬對價值1,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但其中後增的1千億美元中國商品的清單尚待公佈。
美國每年因知識產權損失大約500億美元。這個數字被用作擬徵關稅的中國產品的總額。美方發布的500億美元中國產品清單,則主要針對的是「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劃中的重點發展產業的產品。
中國隨即發布針對美國的報復性產品清單。川普則提議對額外1千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使關稅威脅總額達到1,500億美元。
這也將中國雄心勃勃的產業計劃置於焦點。
《紐約時報》了解到一周前結束的一個有高層官員和有影響力的智囊參加的研討會所談及的內容,其中包括中方拒談川普提出的兩大要求。據該報導,中方願意和美方就削減貿易不平衡進行商談,但是希望購買更多的美國高技術產品。美國一直禁止將一些產品出口到中國,擔心被用作軍事用途。中國還表示願意通過購買油氣,以及投資輸油管道等基礎設施縮小美中貿易逆差。
但中國認為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的態度是意圖遏制中國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
中國在貿易不平衡問題上與許多美國經濟學家有相同看法,認為貿易不平衡源於儲蓄率的差異。中國家庭將大約5分之2的收入存儲起來,而美國人基本不存錢。因此,資金從中國流向美國,用於購買工廠、技術公司以及房地產等。美國人則花大量的錢購買中國商品。
但許多美國貿易律師、議員和川普總統認為,貿易逆差大範圍的不公平行為,包括政府控制的銀行向出口商提供廉價貸款。
中方認為美國對中國產業計劃方面的態度是要遏制中國。但在美國人看來,中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支持重要產業的國有企業,但卻拒絕外來競爭者參與,或者允許其進入中國市場,但必須通過合資方式,並要求轉移技術。這樣的做法在習近平執政後與政黨意識形態結合起來。政府投入數千億美元支持這個強國計劃,中國公司開始在5G、自動駕駛汽車以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爭奪領先地位。在川普總統看來,那是不公平的做法,對美國和其他國家形成威脅。
除了關稅手段,川普政府還將收緊中國投資。美國已經阻止了幾個中國公司併購美國技術公司的交易。國會將通過的一個法案將賦予財政部下屬的跨部門投資審查機構更大的權力,並提供更多的資源。
川普派代表團前往北京談判,希望達成交易,也不必實施關稅。川普政府因關稅措施面臨國內壓力。美國商界普遍支持川普政府對中國貿易不當行為採取行動,包括知識產權盜用,市場准入設限等,但是擔心關稅及關稅招致的報復將會損害美國商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川普總統近日在密西根州舉行造勢活動時承認貿易行動可能帶來短期「微痛」。剛剛發布的一個研究則顯示,如果美國對500億中國產品開徵關稅,加上中國對500億美元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將導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損失29億美元,並導致13.4萬人失業,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農業部門,可能因此失去6.7萬個就業機會。
美國國內的觀察人士表示,至今還不了解川普的高層經貿官員和顧問為關稅免予實施設定了什麼樣的條件,或者他們是否已經確定了免徵關稅的條件。分析還擔心川普總統派出的官員和顧問間在貿易方面的兩極觀念或不利於外界對美國貿易政策做出正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