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國大陸乃至兩岸三地這些年來各種無止境的紛爭,不禁讓我不斷深思中國政治與倫理原理的未來。我想中國近現代政治與倫理上最根本的問題,應是個體與整體關係的問題。儒家政治社會傳統偏於泛家族主義化的整體,個體受家族化的保障及規訓,整體秩序高度穩定,適合農業手工業時代。明清以降,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普及發展,個體情志與活力受壓抑的問題日益凸顯,然而整體安定的要求卻高過一切,政治上專制威權更甚於昔時。
在長期壓抑與外患下,清末民初個體解放與自由民主的呼聲轉而高過一切,推翻了數千年的政教舊體制。然而自由民主路線卻無法在內亂外患中建國立國,於是整體轉向最高度集體化的黨國體制,從而建立了新中國。
中共建國之後,黨國體制加上無限上綱的意識形態,雖推動了集體建設,卻反過來高度壓抑了個體,生產與創造力低下,乃有改革開放。三十年開放之後,經濟與社會活力大進,卻又思想混亂,遍地貪腐,有亡黨亡國之憂,於是政治上再轉而回到一切效忠黨國,集體學習領袖思想的老路,個體在集體的控制下再次深感壓抑。
展望未來,隨著國家的危機下降,社會經濟文化與交通資訊的高速發展,家族主義的崩壞,個體解放與發展的需求必然快速增長。各種文學藝術中,尋求個體情感與心靈發展的渴望,已是最普遍的主題(例如坊間最受歡迎的甄環傳、羋月傳、清平樂、知否知否等,都在傳統社會背景中,放入不合歷史也不成比例的個體化情感要求。其他類似的文藝作品,更不勝枚舉。)家國之思依然,然而個體情感與生命的要求日增,絕非可以阻擋的歷史大勢。過度的集體化,只能適得其反,加速政治與社會的不穩定,底下勢必要重新增加改革開放與民主化。近現代歷史的發展道路有如鐘擺,或太偏個體,或太偏集體,來回擺盪,但一次次的擺幅卻已逐漸縮小,當可漸趨中道。
曠觀長期歷史,中國不適合個體主義以及本於個體主義的自由主義,因為那必然導致混亂、崩潰、解體與戰亂。中國也不能長期走集體主義的道路,因為那原本成長於國族最危險的時刻,並非承平時期的作法。折衷之道在於兼顧個體與整體,或說個體與整體互為主體,形成一種彼此互相尊重的融合體。個體與家庭或家族之間,個體與國家之間,關係皆如是。而國家在地球村中,又與其他的國家與文明互為主體,互相尊重學習。如此就走出了泛家族主義的老路,也不偏集體主義或個體主義的現代窠臼,而能發揮中國傳統的和合性,同時繼承了泛家族主義、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在左右擺盪中尋求平衡,走出自己的新道路。
這個新道路,有如任何政治社會與倫理原理,必須要有堅實的載體。個體自由主義的載體主要是個人,集體主義的載體主要是國家,這兩者皆有所偏。而個體與整體並重原理的載體,首先是家庭,其次是泛家族關係網絡(親友網絡),而後是個人與各種群體的集合,包括各人所在的班級、學校、社區、公司、機構。其中個體與整體均應並重,才能維繫兩者良好的關係與良好的發展。
至於政治上,各省及直轄市與國家應有如大家庭成員與大家庭,需要個體與群體並重,才能使各地方順其各自適合的理路發展,也維持國家整體的穩定、協調與統一。各縣市與省或直轄市的關係,乃至其他各級關係亦然。欲達此目的,需要在各級議會與政府運作的組成上,顯現出個體與整體並重的特色。
如此既繼承了傳統的泛家族主義,也突出了新時代下個體性與集體性的需求,而可以形成一種有深厚傳統基礎的現代新關係,成為中國未來政治、社會與倫理道德的基礎。
*作者為臺大歷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