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2027也並非全然無戰爭風險。從攻臺內部推力/外部拉力評估,內部推力如中國大陸內部對習本人/共產黨支持度降低,或各種因素導致民怨、共產黨內部鬥爭、以及2027對解放臺灣的期望促使意圖改變等;外部拉力則有北京眼中臺灣走向各種意義上獨立、外國勢力介入(如美軍進駐)、臺灣外交地位象徵性/實質性的提升等。推拉力的同時作用將更容易引北京掉入攻臺陷阱,導致就算軍事能力或環境不允許,戰爭仍被迫發生。這些非物質性因素乃至於非理性因素不能衡量預測,將是2027導致攻臺可能的變數。
這些變數多快讓北京改變想法不好預測。但長遠來看有幾項指標能觀察,包括北京更強硬的對臺言論、相關法律的制定與修改以獲得動武合法性、更強烈將統一訴諸歷史及民族的論述、更頻繁的軍事動態,包括大規模軍隊調動與軍隊高層調換、軍事演習與威嚇、兩岸經貿交流中斷、尋求兩棲登陸的實戰機會等。目前為止僅能觀察到部分行動,像在我國西南防空識別區的戰場建立、掛勾臺灣與偉大復興。如2027確實在攻臺排程上,則這些現象在未來五年應得以觀察。二十大後的改變更需要注意。
實務看來2027並不在攻臺排程上,但一些可能的變數也需考慮,當中有些涉及中國大陸內部事務、美中結構對抗,乃至於更大層次的全球化裂解甚至文明衝突,並非臺灣一方能主導。但其他臺北能控制的即該積極控制,例如激進的臺獨追求或對北京的直接挑釁。如果戰爭還未不可避免,則務必延長兩岸競合時間,追求北京與臺北的「無限賽局」,避免落入非物質性與非理性的武統陷阱。
*作者為軍事評論員、自由作家,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