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虎視眈眈瞄向台灣,台灣雖在美國的軍售撐持下不斷強化軍備,但中共似乎不把台灣軍力放在眼裡。國防部日前宣布本年度漢光38號演習內容,以大陸可能犯台行動為演習基礎,中共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最近卻酸說,「就台灣那點武器裝備,還有台軍演習的那個水準,連我這個外行人都看不上。」
台灣軍力真的這麼不堪嗎?在台北論壇基金會近期舉辦的論壇上,曾任國防部情報次長室聯合情研中心副主任的退役上校孫秉中給出答案,他認為兩岸軍力早已嚴重失衡,共軍在「遠戰速勝、首戰決勝」與「戰略欺敵、先制奇襲」的戰略指導下,一旦決定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時,共軍「確有能力可在不驚動國際視聽與監偵狀態下,發動無預警或預警時間極短的猝然突擊。」孫秉中強調,共軍在發起登陸作戰前,會併用各種投射武器將國軍「打聾、打瞎、打啞、打癱」,以獲取制電磁、制空、制海權。他呼籲國人不能再停留在傳統的登陸作戰思維來研判敵情。
孫秉中這種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之嫌的評估,套上台灣以往常見的政治紅帽子,這即使不是「為匪宣傳」,也是「隔海唱和」。但他做此評斷有憑有據,對雙方的武器對比與解放軍可能的戰法深刻了解,很值得參考與警惕。
首先必須了解,中共近年國防經費大幅飆升,2022 年國防預算較前一年成長 7.1%,已達國軍的 17 倍之多。其作戰思維更是與時俱進,目前強調的作戰指導原則是「奪制三權(制電磁、制空、制海權)」、「震懾癱瘓」及「迅速制勝」,力求做到損小、效高、快打、 速決,實施全縱深立體打擊。登陸的方式會採取「多維雙超、綜合到岸、立體上陸」。
台灣的反制能力首先受其偵蒐能力制約,因為共軍對臺作戰的航天監偵設施,僅在軌衛星就高達400餘枚,每天有20至30枚衛星通過台海上空,台灣所有固定式地面目標早已被中共衛星標定。此外,建置完成近兩年的北斗定位導航系統足可提供其部隊精確的定位能力,再加上各型有人或無人偵察機、陸基氣球雷達群,已構成綿密的監偵網絡。至於武器的投射,在各型航天及雷達監偵的部署下,台灣所有固定設施都在共軍火箭軍先制打擊摧毀的投射範圍內,且可遂行遠距離精準打擊。
從三軍作戰實力看,解放軍可用於對臺作戰的地面部隊總數約40萬人及2萬餘 的特戰部隊,還有4個陸航旅及3個空中突擊旅,共計約560餘架各型直升機。海軍的部署原則是「以彈制海」,台灣周邊海域大部分都在其反艦飛彈射程範圍內 ,飛彈快艇大隊再加上其他艦艇,可用於立即反應的反艦飛彈就有400 多枚。空軍部隊方面,共軍在台灣當面250海里的範圍內設有11處機場,總計可容納1,000架各型戰機。防空飛彈則是採取前進部署方式,飛彈已可涵蓋台灣大部分海域。
孫秉中據此研判,共軍武力犯台的戰術目標是「先癱後登」,以各型投射武器癱瘓國軍的海空軍及監偵系統,奪取制三權並綜合毀傷國軍作戰能力60%以上之後,才會實施登陸作戰。共軍武力犯臺時,國軍海、空軍雷達站將是其首波被攻擊目標,反輻射無人機足以制壓國軍殘存的雷達功能,如此一來,所有需要雷達導引的武器均將成為廢物,而一旦光纖線路、微波站臺、海纜站及通信機房遭到摧毀,臺灣將陷入被打聾、打 瞎、打啞、打癱的境地。接著,共軍將試圖以優勢遠程精準投射火力實施「制機於地」、「制艦於港」,癱瘓國軍海、空軍戰力,奪取制空、制海權。
孫秉中「敵強我弱」的論斷,其實跟國防部的評估若合符節。國防部去年公布「中共軍力報告書」,指出中國大陸透過陸、海、空及航太等多維偵蒐,已「全盤掌握台灣軍事動態及完善戰場經營」,解放軍結合北斗衛星定位,已能掌控台灣四周巴士海峽、南海、東海及釣魚台列嶼外籍機、艦動態,並在臺海周邊海、空域常態部署電偵機艦、無人機、情報船、科研船實施偵巡,實時監控台方動態,初具癱瘓台灣防空、制海作戰的能力。
美國及日本先前對中共軍力也有類似的分析報告,國防部的報告並未誇張或失真,咸認中國大陸近年不斷增建新型戰機及造艦,大幅增強解放軍現代化能力,而台灣缺乏自製新式武器能力,無法及時補充更新武器裝備。由於服役的殲20戰機、運20運輸機愈來愈多,加上空軍其他能力不斷提升,已跨入戰略空軍門檻。中國海軍也進入一流軍事強國的地位。
美台都擔憂武統戰爭一旦發生,解放軍可能對台海空封鎖,切斷台灣重要進出渠道,並伴隨大規模飛彈攻擊與近海島嶼奪取,迫使台灣屈服。解放軍也可能攻擊台灣的軍事基礎設施,用飛彈攻擊空軍基地、雷達站等空防系統,以削弱台灣的防禦能力。若是採取島嶼登陸行動,則可能突破或繞開海岸防禦,在台灣西岸南北兩端建造灘頭堡,以期源源不絕運送人員與物資,使其攻擊火力持續不歇。尤其美國並未提供神盾艦及F-35隱身機等最新銳武器給台灣,台灣承受的軍事壓力不言可喻。
中共火箭軍的威力更為可觀。火箭軍有6個飛彈基地,DF-26核常兼備導彈可攻擊美國關島基地及航空母艦,美軍若是靠航母馳援台灣,東風26可在4000公里外攻擊美航母,東風21D可在1500公里外攻擊美航母,加上北斗衛星監測,精準度不容小覷。美國估計中國的火箭軍至少擁有洲際導彈100枚,射程逾5500公里;遠程導彈200枚,射程3000~5500公里;中程導150枚,射程1000~3000公里;短程導彈250個發射裝置、600個導彈。台灣沒有火箭軍,對導彈攻擊缺乏有效對策。
台灣寄希望於美軍馳援。然而,共軍則全面加強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力求在戰略上發展針對可能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部隊實施遠程打擊的能力,用以限制或控制敵方進入中國外圍陸地、海洋和空域,特別是西太平洋一帶。當前解放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重點是阻止和控制第三方外部勢力在第二島鏈地區範圍內自由活動。台灣和美國在這方面的挑戰越來越嚴峻。
明乎此,台灣民眾思考兩岸關係就必須更務實一點,更多地從政治層面思考避戰之道。烏克蘭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對外援存有太多的幻想,以此做為釐定對外政策的立基點,結果事與願違,遭受毀滅性破壞。雖然陸戰上表現頑抗意志及可觀戰力,但全國幾乎已是斷垣殘壁,生靈塗炭,造成永世浩劫。聰明的台灣人應該深思明辨,知所抉擇。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