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土疫情升溫,政治人物聲量也有高低,根據民進黨內部大數據觀測,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在超商可以取得後,綠營陸續推出確診民進黨公職經驗分享影片,並且邀請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等專家學者向民眾喊話,加上前副總統陳建仁親拍影片解構疫情未來發展,綠營的步調逐趨穩定。不過,藍營因桃園市長提名等內部爭議,聲量未能集中火力反而內亂。白營部分,台北市長柯文哲努力拉抬副市長黃珊珊的聲勢,不過黃珊珊在疫情期間總聲量僅柯文哲的6分之1。
熟悉大數據的綠營幕僚指出,4月開始的疫情,讓許多民眾生活受影響,在野黨也痛批快篩短缺及太貴等問題。確診數自4月開始攀升後,在野黨砲火也集中在與疫情相關的議題,不過討論度高點卻不一定跟疫情相關。從各社群平台、論壇以及新聞回文的討論則數來看,4月1日至5月20日柯文哲單日最高聲量為4萬5000則左右,不過在5月13日開始持續下跌至單日1萬4000則,黃珊珊最高單日聲量為1萬8000,疫情期間聲量加總僅達柯6分之1。
該綠營幕僚分析,在野黨聲量逐漸下滑,主要因素之一包括快篩劑問題獲得緩解,總統蔡英文指示團隊增闢通路販售快篩,降低民眾恐慌、非實名制快篩供貨等都有穩定效果。民進黨也持續推出各種溝通計畫,例如請來李秉穎、何美鄉等防疫、病毒專家及確診公職人員錄製影片,向民眾說明正確資訊、分享,讓聲量回升有結果。
知情人士:疫情期間聲量最高的是羅智強,單日聲量4.7萬
藍營聲量部分,1名民進黨內熟知社群人士指出,疫情期間聲量最高的是辭去台北市議員職務的羅智強,不過2個單日聲量高點(4萬7000、3萬2000)都跟疫情無關,是羅智強宣布參選桃園市長及表達對國民黨徵召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的「驚訝、錯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聲量高點是5月18日的2萬7000則的桃園選舉討論,張善政在被徵召當天聲量也達到5萬4000。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僅於確診當天的聲量達到1萬1000,疫情期間討論度不高。新北市長侯友宜多次砲打中央,但整體聲量高點卻是落在4月19日(2萬4000),是新北2歲童等不到救護車離世一案。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指出,執政黨支持度的起伏高低跟疫情連動,去年一開始的口罩、疫苗,民眾覺得生活混亂、恐慌,就會影響執政黨的支持度,但是國民黨只是一直唱反調、沒有具體建議,可以看到2年多來,台灣大部分都是疫情穩定,這次的「快篩之亂」,國民黨罵很大聲、民進黨的民調也有掉,但民眾對民進黨不滿,不會轉為對國民黨的支持度,對民進黨來說,就是盡快讓疫情穩住,將疫情穩定下來,就可以讓民眾有感覺,聲量也會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