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是台灣產官學界高度關注的目標,國發會於3月底首次公布淨零碳排路徑圖。循環台灣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黃育徵在2022風傳媒趨勢論壇《零碳新經濟》中,從點線面的角度,對淨零路徑提出更深入的建議。
早在1990年代,COP大會就已經討論減碳議題,但過去20年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仍持續增加,未見逆轉跡象。黃育徵指出,問題在線性經濟模式,業者將利益私有化,卻將成本外部化,產生大量汙染與資源浪費。此外,國際淨零對話、經貿對話都平行進行,沒有交集,但兩者做法總是互相矛盾,造成減碳效果不彰。
從點線面層次再思循環經濟
訴求資源、產業鏈循環的「循環經濟」,是取代線性經濟,達成淨零碳排的解方。黃育徵表示,循環經濟可以從「點線面」的層次深入思考。點討論諸如「如何製造電動車」等單點執行性的議題;線討論的是每個點帶動的生態鏈,例如循環供應網路;而到面的層次,討論的則是新世代的政經貿合作,以及其帶來的更宏觀的機會。
若以電動車為例,從點來思考,電動車的確比燃油車減碳;但拉高到線的層次,就會發現生產電動車所需的關鍵原料(例如鋰鈷鎳)大多集中在政治不穩定的國家,斷鏈風險大。此時就要拉高到面的層次,從交通、治安、國土規劃重新思考,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私人交通工具嗎?
4種做法,將淨零碳排制度化
國發會於今年3月首度提出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未來需要思考點線面如何串聯,提出更新的淨零碳排路徑圖2.0,讓淨零動員「制度化」。具體有4種做法:
1. 設置專責的淨零負責人和團隊
黃育徵表示,許多國家設置跨部會機構,專責淨零碳排,行政院僅提議在環境部下設置氣候變遷署與資源循環署,可能會面臨有責無權的窘境。因此建議政府設置全職、有實質權責的高層首長,整合產官學等資源,實施跨部會的淨零合作。另外,各部會也要成立專責的淨零碳排窗口,與中央團隊有實質連結。最後,台灣的淨零路徑圖必須不斷升級,每年提出新版本。
2. 建立淨零台灣2050的願景與目標
黃育徵舉例,產業界應創造服務型、知識型的綠領就業機會,讓代工業者脫離以五低(低水費、低電費、低融資成本、低土地成本、低薪)換取存續的宿命,建立「沒有人被丟下」(no one left behind)的包容、慷慨社會。
3. 推動淨零治理文化
黃育徵提醒,沒有公司、產業、國家能自己做到淨零碳排,若要實現淨零願景,必須推動CC4CC(circular collaboration for climate crisis,加速循環合作,共解氣候危機)對話,建立跨產業、跨供應鏈、跨國的合作連結,並從減碳、創造就業、創造經濟效益等角度,思考優先次序並衡量效益。
4. 設計淨零治理槓桿
政策、法令、公共預算是推行零碳經濟的三大槓桿。黃育徵表示,這三項必須協調,透過公共預算支持淨零目標,公部門以循環採購帶動產業轉型;政府也將淨零納入績效,讓國公營事業成為領頭羊。另外,在循環經濟中,一個企業的廢棄物可以是另一個企業的資源,因此必須推行「廢棄物脫鉤」法令,給予廢棄物新的身分與價值,轉為有經濟價值的資源。例如南部的牡蠣養殖業,過去牡蠣殼是廢棄物,但現在有業者收購,它們就變成資源。
黃育徵也建議,企業高層必須了解市場變化,以及新生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並集結上中下游討論CC4CC。此外,不應只在董事會中討論轉型,還要召集15%的員工一起討論;若有困難,至少也要找15%中的15%,也就是2%的員工來談。
演講最後,黃育徵提醒,很多人認為循環經濟是為了救地球,「但地球不需要人類來救,而是人類要自救。」期望各大企業能先行落實循環經濟,讓剩下的企業效法追隨,以實現台灣2050淨零碳排。
責任編輯/周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