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紛紛鬆綁邊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也在指揮中心記者會表示,目前國內染疫率約6%,已和境外移入染疫率相當,預計6月起陸續公布邊境鬆綁政策。有一知情官員表示,相關鬆綁措施都在研擬當中,首先將從商務人士著手,因有業者反映隔離天數過長恐不利洽商,指揮中心與經濟部研擬相關鬆綁措施,方向先從縮短隔離期方向規劃,但確切天數將待指揮中心跟相關部會磋商後,才會決定並對外公布。
對於各國開放邊境,日本政府日前宣布6月1日起放寬外國旅客入境,台灣、英國、美國等約100國旅客,入境日本時都可免除病毒篩檢與隔離。根據觀光局統計,在疫情爆發前,台灣與日本往來旅客人數穩定上升。台灣赴日的旅客人數在2011年時,因311地震微幅下滑,到了2019年創491萬人次新高,是2010年的3.6倍,更占了當年出國的1710萬遊客總數近3成,相當台灣每3.5個出國旅客,就有一人去日本。
6月將公布邊境鬆綁 方向採「商務人士先行」
指揮中心6月起將陸續公布邊境鬆綁政策,前述人士指出,方向是採取「商務人士先行」,其他邊境鬆綁措施也會陸續公布。其中有不少國人關注的出國旅遊,分成兩塊來看,觀光局在前年3月公布的暫停旅行社組團赴國外旅遊至今並沒有取消,團客的相關措施、規範尚待與業者、相關部會討論。不過,如果是個人要出國目前以當地規範為主,像是泰國對自由行規範相對寬鬆,6月起再放寬觀光客入境規則,並簡化泰國通行證註冊程序,對於開放邊境、出國規範等,均會經完整討論後公布。
談到台灣對外旅遊的狀況,Klook台灣總經理林耀民受訪時表示,隨著日本宣布6月10日開放,不只台灣,世界各地的旅客都蠢蠢欲動了起來,就因為疫情前日本是全球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雖然目前日本僅宣布開放團體旅客入境,但相信擴及到自由行、個人旅客的開放也指日可待,主要也是因為在疫情後的報復性出遊型態中,仍以年輕旅客偏好的自由行為大宗。
全球恢復正常生活 林耀民:國際旅遊快速復甦
林耀民分析,疫情前出國旅遊已經是這些年輕旅客習慣的休閒渡假模式,即使疫情下仍有國旅可以緩解旅遊的渴望,但絕大數旅客還是殷切期盼國門打開之際,可以先飛去鄰近熟悉的國家舊地重遊,只要打滿三劑疫苗、符合入境國家的防疫規範,買好機票就能成行,相對團體旅遊,自由行的限制更低、彈性更高,所以從亞太其他已經開放出入境旅遊國家的經驗來看,「千禧世代」的自由行旅客會是第一批恢復海外旅行的旅客。
依照Klook內部數據統計,林耀民透露,海外旅行復甦的速度也會相當快,像是4月出境旅遊的預訂數快速成長,已是2月的3倍之多。顯示國際旅遊正快速復甦中,其中新加坡在出境市場成長最快,其次為泰國和南韓,這些搶著第一波出遊的國際旅客,特別關注的目的地包括澳洲、馬來西亞、印尼、紐西蘭等地。在海外旅遊快速恢復之際,旅客更偏向以熟悉、過去曾造訪鄰近目的地為主要旅遊地,日本、南韓、泰國等地的開放速度,將會是帶動下半年台灣旅客出國旅行的重要因素。
林楚茵:現行邊境管制過嚴,「雙重標準」沒道理
民進黨財政立委林楚茵指出,台灣過去是因為要「清零」,現在是要「共存」,就要往跟上自由的環境,面對邊境的做法也要一樣,台灣現在規定還是非常嚴格,沒有道理國外回來、國外來的人有另一套標準,重點是民眾有沒有感覺到變化,應該讓大家適應,台灣確診人數達到一定的程度,只要做好健康防護,對於邊境措施,可以有更深刻的體會、了解,台灣人確實大家因為防疫措施、疫苗施打都有所不同。
林楚茵指出,從商務人士開放到逐步放寬,其實就是從原本進行匡列,到逐步放寬,其實也是讓關務人員、醫療人員更習慣,不可能一次直接打開,絕對是慢慢進行,避免造成行政、醫療量能過度,要以可以負荷的狀況,然後慢慢鬆綁邊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