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語言差異,也被部分親北京人士認為兩者無法融合的問題之一。因此在早年,香港教育局推動母語教學,先將中學分為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兩層,另外再於小學和初中逐動推行「普通話教授中文」(即「普教中」)的語言政策。
可是「普教中」政策近年受到學者和家長、市民反對,認為「普教中」的教學成效並不高於母語(廣東話)教學,更貶低廣東話、甚至妖魔化廣東話。而這種氣氛讓推動「普教中」學校數目因此減少,語言教育的戰線算是扳回一城。不過整體而言,推普廢粵的陰霾仍然揮之不去。
通識科教學成民主派「洗腦」科目?
至於通識教育科,是香港政府在○二年教育改革的重點項目,並在○九年的新高中課程首次推行。教學內容一改以往只求背誦,開宗明義希望學生透過不同議題訓練,提升獨立思考和批判思考能力。
通識科教學內容牽涉到要求學生認識香港和中國,瞭解兩地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因此,新高中學制下的學生比往日舊學制的學生更瞭解時事,這引起親北京人士質疑通識科變相成為民主派的「洗腦」科目(教育界一直由民主派主導,最大的教師工會是民主派的教協),令學生成為「反政府分子」。更巧合的是,多項大型社會運動在通識科推行後發生,因而不少親北京人士認為,通識科是推動學生參與社會運動的主因之一。
近日傳出將通識科改為選修科目,並修改其評分內容,就是逐步減低通識科的實際影響力,最終刪去此「反動」科目。
不過,北京政府固然對香港的教育政策方針有所「指示」,中國因素影響難以避免。可是在歷史書評審問題上,評審小組連一直被中方官員所用的「收回香港」一詞都形容為概念不當,令人質疑是否有人過分揣摩上意,而令歷史書面臨修改用詞的壓力。
最終,中國因素再加上內部的拍馬屁、寧左勿右文化,扭曲香港整個教育生態。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627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