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正在發生烏俄戰爭中,烏克蘭的士兵、國民面對俄羅斯的軍事入侵,所遭受的各種艱困環境與戰爭狀況,是身處在台灣的我們所無法想像的,對比現在我們所遭受的疫情威脅,今天僅因爲個人的認為可能「染疫」,或對單位的防疫作為有意見就去爆料,難保哪一天這些人在也會因為「國家認同」、「任務認同」或是為了「個人的生命安全」而爆料,那個時候應該不叫「爆料」了,或者要稱之為「叛國」了。尤其我國當前目戰略是「結合全民防衛總體力量,以達戰略持久目標」,未來防衛作戰需要動員較現役部隊人數更多的後備部隊,一起抵抗敵人的侵略,如果只是一個防疫就有不同的認知分歧,未來部隊除了面對外敵,還要擔心內部組織認同歧異的人,那時候每個人的武器在手,會發生什麼狀況,令人難以想像,整個部隊又如何齊心同力抵禦外侮呢?
軍隊是一個特別的組織,負有不同於一般公務機關、企業、團體所需擔負的責任,其他組織經由成員的勞力、心力付出,去創造效(利)益,軍隊所創造的利益是國家安全,但是付出的可能是面對危險、甚至必須犧牲寶貴的生命,所以必須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所有成員齊一心志,共同為相同的目標奮鬥,即使面對生死關頭也是如此,這也是孫子兵法裡所說的,「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
這也是國防部在管理上必須要強化的,幹部必須要再加強溝通,讓所有的成員瞭解單位在防疫任務的目標是什麼?具體措施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做?來提昇整體政策的透明度,也可以從這個過程中讓所有的成員參與討論,同時也鼓勵成員提供不同的意見,就算所提的建議無法施行,也要及時溝通、消弭不必要的誤解,而不是一昧地以命令式、教條式的要求照辦。防疫工作如此,其他各項工作也當如此,也不是只有政戰部門應該負責的精神教育或軍紀維護,或是某個特定單位的工作,而是所有的國軍領導幹部都必須要去面對與承擔的責任。
*作者為中正大學企管所博士班學生、公務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