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在大陸獲得最大迴響的音樂節目
最近大陸一檔歌唱節目「聲生不息」,首播收視就破憶,香港收視超過一百萬人(香港人口750萬人),成為這兩年來在大陸獲得迴響最大的音樂節目。邀請16組香港及大陸歌手,涵蓋老中青3代:林子祥、葉倩文、李克勤、李玟、楊千嬅、周筆暢、李健、毛不易等,以新的編曲、風格,演譯不同年代的香港粵語經典歌曲。歌手或深情或動感的演唱好多經典歌曲:海闊天空、一生所愛、我要你的愛、憑著愛(再回首)、半點心等,勾起我在學生時代這些歌曲陪伴我讀書的記憶。
什麼是「港樂」?
這個節目是慶祝香港回歸25週年,由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聯辦宣傳文體部特別指導,經大陸「綜藝巨頭」芒果TV、湖南衛視和香港TVB聯合製作,提倡「港樂」。什麼是「港樂」?之前從沒聽過這個詞,這是此節目創造出來的,指的就是香港樂壇的粵語歌曲。隱隱感覺到這個節目的懷柔功效,一方面讓香港人感覺受到重視,讓他們回顧那個令人驕傲的香港歌壇,及充滿青春回憶的旋律;一方面也讓大陸及年輕觀眾透過新的演譯方式認識這些粵語經典。
粵語歌曲的黃金時代
70年代,香港在英國統治下,是西方與東方文化碰撞的最前線,引進西方最流行的Disco樂風,融入粵語創作。另外,有像黃霑以粵語口語及中國詩詞融入創作的。也有像是歌曲「獅子山下」,表達對香港人身份認同,對追求夢想奮鬥的創作。粵語歌曲從那時候開始流行。當時著名的歌星有:許冠杰、羅文、林子祥等。
80年代,日本流行音樂開始影響粵語歌,當時出現很多著名歌手:譚詠麟、葉倩文、張國榮、梅艷芳、Beyond、王菲、林憶蓮等。這些歌手在90年代繼續發光,再加上4大天王,以及鄭秀文、李克勤、彭羚等。當時也出現一些歌曲,表達出對香港回歸,前途的不確定性。1998年香港回歸。2000年以後,香港樂壇就比較沉寂,主要以陳奕迅、楊千樺、容祖兒為主。到了2010年之後,比較有名的應該就是鄧紫祺。
時代逝去的哀歌
香港歌壇在1970-1990這20年的時間,唱將輩出、金曲不斷、紅勘演唱會一票難求,創作力源源不絕,引領風騷全球華語歌壇。東西文化的碰撞、自由的風氣造就創意的湧現。而那個時代,永遠的逝去了。最近上海封城,網上出現一些創作歌曲,吐嘈及抒發封城的苦悶和對政策的不滿,很快的就在網上消聲匿跡。香港歷經佔中運動、雨傘運動,但沒有出現一首歌來反映當地民眾的心聲。流行歌曲,是生活的反映,是情緒的出口。而那些說不出的話,唱不出的歌,到哪兒去了呢?那自由的風氣、創作的動能、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那生生不息的香港,是永遠的逝去了。
好好欣賞「港樂」吧!
或許不用如此的嚴肅,就好好的欣賞那些好聽的歌曲,也懷想那些青春的歲月。或許這些好歌,如節目所期望,透過新的編曲、演繹方式,可以傳唱的更久更遠。
*作者東歐一姐長年來往東歐及台灣,從事東歐市場經營開發,也曾在荷蘭工作。熱愛旅遊,美食,運動,樂於分享生活及東歐的風俗文化。期望成為台灣與東歐商品、旅遊的橋樑。粉絲頁:東歐一姐的商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