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台觀點:國王的新衣─也談台灣「世界第一」的防疫表現

2022-06-06 06:30

? 人氣

而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出在結算日期。「陳時中公式」只有算到 5/29,也就是記者會的前一天。但是事實上,對疫情已經緩和的國家來說,接下來的幾天新增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影響並不大。然而,對疫情正在爆發的台灣來說,每多一天都會讓成績變得更難看。統計上來說,在台灣此波疫情尚未到達波峰之前,至少超過一半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數據被忽略掉了。陳時中部長特地選這個時候來公佈這個成績單,很難令人相信沒有為了接下來選舉的考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比較對像方面,陳時中部長「精選」了日星紐韓港等國家來作為比較對像,也是相當的居心叵测,實在大可不必。 事實上,我們依照上述一樣的公式將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地區算過一遍,發現全世界至少有71個國家是可以跟上台灣的。舉例來說,印度的1/1-5/29每百萬人平均死亡率為0.211805 ,比台灣略優,而中國的1/1-5/29每百萬人平均死亡率為0.002743。更是遠遠的把台灣拋在腦後。當然,中國政府提供的本土疫情報告是否反應了真實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純粹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 COVID 數據庫中的資料來作計算,中國的數字比台灣的數字小了100倍左右。

請問陳部長,您同意中國政府防疫工作比台灣還優秀100倍嗎?

表1a: 使用台灣防疫中心的計算方式來評估「新台灣模式」之下的流行病學趨勢分析與其它國家(地區)比較。
表1a: 使用台灣防疫中心的計算方式來評估「新台灣模式」之下的流行病學趨勢分析與其它國家(地區)比較。數據計算平台為ourworldindata.org ,資料來源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COVID 數據庫。* 假設死亡率黑數與發生率相同。

回顧自疫情以來,不只是以上所述的荒謬統計方法。其他各種奇形怪裝狀的「台灣好棒棒」統計方法層出不窮。最典型的就是用「當日死亡率」除以「當日確診率」這樣的方式。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很多包括政府官員言之鑿鑿的「萬分之二死亡率」,以及與電視名嘴所稱的「千分之一陳時中防線」等等,幾乎都來自於類似於這樣的粗暴計算。事實上這樣的統計同樣意義並不大。最主要原因為「當日死亡」的群體與「當日確診」的群體幾乎不可能會是同一個群體。這是因為宣告死亡,檢察官相驗,到防疫中心公告的這段時間是不太可能在24小時之內完成的。換句話說,「當日死亡」的群體有極大概率是在當日前確診。

舉例來說,若某一天疫情趨緩,某日僅新增確診一人,而同天公告因疫情死亡兩人是在當日之前(例如三天之前)確診,那照這公式計算,當日死亡率就是200%。一人得死兩次才夠。這豈不荒謬?

我們可以回頭再來深究一下陳時中部長的圖卡實際上的樣貌為何。我們一樣使用 ourworldindata.org 作為數據計算平台,資料來源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COVID 數據庫。統計對像一樣為陳時中部長「精選」的日星紐韓港等國家。時間範圍也依民進黨政府的偏好,把「在疫苗等防疫物資短的情況之下造成的死亡人數」 加以忽略,也就是自1/1起至5/29止,圖1顯示在1/1-5/29期間,上述各國每日(每百萬人口)全人口七日移動發生率。陳時中部長口中的46.2發生率即為圖中灣部份曲線的平均值(註1)。而圖2顯示在1/1-5/29期間,上述各國每日(每百萬人口)全人口七日移動死亡率(註2)。陳時中部長所說的百萬分之0.2死亡率即為圖中台灣部份曲線的平均值。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