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汶觀點:貨幣去蔣化─無益社會融合的虛功

2022-06-07 06:30

? 人氣

促轉會結束任務前推動國幣去蔣化,其實紙鈔除了市面少見的兩百元外,圖案早已去蔣。(資料照,林瑞慶攝)

促轉會結束任務前推動國幣去蔣化,其實紙鈔除了市面少見的兩百元外,圖案早已去蔣。(資料照,林瑞慶攝)

促轉會解散,但臨去秋波前又針對作為國幣提出「去蔣化」建議,認定蔣中正係破壞民主憲政體制,國幣應逐年汰換威權統治者肖像;又認為中正紀念堂園區景觀,大量運用帝王宮殿、皇室陵寢的空間語彙,目的在建構黨國史觀與偉人崇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立委蔣萬安表示,現在已經進入電子貨幣時代,政府還在浪費公帑進行政治清算,不如盡快協助民間紓困、振興經濟,幫助民眾早日遠離疫情肆虐。前行政院長陳冲表示,近期元宇宙熱翻天,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有產生連結,從數位時代的角度出發,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將紙幣及輔幣蔣總統肖像去除,勢將陷入藍綠另一場爭議。

以國幣去蔣化估計至少耗資300億元鉅額代價,臺灣當前不斷強調國際化、科技化,未來貨幣虛擬化逐漸取代實體貨幣乃勢在必行。我們的促轉會卻不斷製造紛擾與對立,全世界民主國家會為轉型正義,而去抹煞消滅過去建築物或圖騰嗎?法國國歌馬賽進行曲曾經神鼓舞了法國軍隊,在戰爭時雖充滿肅殺之氣,1958年法國第三次共和憲法仍將其定為國歌迄今;而日本、英國等先進國家民主化普及並施行憲政制度,何以仍保有女王、天皇制度?此乃珍貴歷史的傳承,傳統與現代並存最佳寫照。又猶記得1972年日本與中國建交,同時與我國斷交;當時全國民眾義憤填膺,掀起了一片反日、仇日情緒,很多日本在臺灣建築珍貴建築物同遭破壞,曾幾何時後臺灣人又變得如此媚日?這就是臺灣民粹情緒寫照。

以現在民主角度去檢視一甲子年前之威權、軍政體制,不盡公允;乃國民政府甫到之際,全臺人心惶惶、景氣凋敝、百廢待舉、地方宵小盜賊出沒,一般民眾連基本三餐民生都成為問題,要如何落實民主?此乃非常時期必須從軍政、訓政至於憲政循序漸進期,階段性有不同之作法。蔣家對於臺灣人言之,現已成為歷史記憶,功過各有評論。以打倒、推翻蔣家歷史試圖作為轉型正義之鹄,至為膚淺。

然而,以貨幣去蔣化,卻極可能挑起政治意識型態的選擇與族群對立,攸關民眾的價值認同。促轉會的目的在促進族群融合,釐正過去事實真相,從而化解歷史恩怨;製造無謂衝突與族群對恃、仇恨,絕非國家、社會之福。

*作者為永然法律基金會顧問,世新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