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適逢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濟合作機制「17+1」10周年,且中國4月派出特使霍玉珍出訪包括斯洛伐克在內的8個參與國,而來台灣訪問的斯洛伐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歐舒斯基8日表示,他個人認為要退出此機制,但是以降低參與層級和程度,逐漸淡出。
中國2012年提出與中東歐國家合作倡議,主要是推動「一帶一路」計畫,起初是16個中東歐國家參與合作倡議,希臘2019年加入後成為現今的「17+1」,但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茲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2021年5月22日宣布退出此機制,而捷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2022年5月19日呼籲捷克政府退出。
對於外交委員會的提議,捷克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ý)回應,會考慮「所有選項」,即包括退出此機制。8日記者會上,歐舒斯基(Peter Osuský)被問及斯洛伐克對於「16+1」機制的態度,他表示:「我個人認為要退出,意思是不需要當16+1機制的成員。」
「我們或許可以循序漸進(退出)」,歐舒斯基說,「代表不要派部長級官員出席會議、不用參加高級別活動,逐步離開」。他強調:「與中國相比,台灣在斯洛伐克是更重要的投資國。若中國投資商明天全部撤離,斯洛伐克人依舊能獲得溫飽。我們應感謝真正的夥伴和朋友,而非16+1機制。」
被問到可能面臨的中國壓力,歐舒斯基直言,若民主國家像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上站在同陣線,就能嚇阻敵人和潛在侵略者。不過他也說,姑息邪惡政權是歐洲過去的傳統,並以英國、法國向納粹德國簽署《慕尼黑協定》(Munich Agreement),出賣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利益為例。
歐舒斯基強調,希望在經歷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一事後,歐盟在對其他受獨裁國家威脅的國家立場上也能「清醒過來」。同行國會議員列霍茨基(Tomas Lehotsky)說,台灣人生活在中國共產黨的威脅之下,而台灣人選擇挺身對抗,不是投降,這點讓他相當欽佩。
訪團中最年輕的國會議員史丹奇克(Andrej Stančík)表示,到訪台灣前,他以為台灣和其他亞洲國家一樣保守,沒想到台灣享有高度民主與人權,「這是斯洛伐克要學習之處」,並稱台灣女性國會議員比例、LGBT+人權,以及高科技發展都相當令人驚嘆,更敬佩台灣在面對比自己大50倍的國家施壓,並沒有退縮。
斯洛伐克駐台辦事處代表今日簽署了《民事暨商事司法合作協議》
— Slovakia in Taiwan (@SlovakiainTWN) June 8, 2022
An #Arrangement on Judicial Cooperation in Civil and Commercial Matters was signed today by the Representatives of #Slovak and #Taipei Office. pic.twitter.com/iuwJnM6AV7
訪團成員還有國會副議長勞倫契克(Milan Laurenčík)、議員席曼諾娃(Anna Zemanová)、齊阿克(Miroslav Žiak)、布拉提斯拉瓦省(Bratislava)省長德若巴(Juraj Droba)、該省馬拉基市(Malacky)市長瑞哈(Juraj Riha),以及省政府官員。德若巴表示,此行會與台灣高雄市簽署學術及科技領域相關的合作協定。
另外,勞倫契克8日與我國司法院副院長蔡烱燉、外交部長吳釗燮及法務部長蔡清祥共同見證,由我國駐斯洛伐克代表李南陽和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博塔文(Martin Podstavek)簽署《民事暨商事司法合作協議》。斯洛伐克是首個與我國簽署此類協議的歐盟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