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年代以來,經濟制裁被美國做為「作戰工具」
斯圖爾特·H·戴維斯,伊曼紐爾·內斯(Stuart H. Davis , Immanuel Ness)2021年出版的《作為戰爭的制裁:美國地緣經濟戰略的反帝國主義觀點》(Sanctions As War: Anti-Imperialist Perspectives on American Geo-Economic Strategy)對美國地緣經濟戰略的反帝國主義觀點,首次全面闡述了經濟制裁作為美國在全球舞台上行使權力的工具。自 1980 年代以來,美國穩步增加對經濟制裁的依賴,或對違反既定規則施加廣泛的經濟處罰,以打其外交政策鬥爭。被認為是動態軍事接觸的成本較低且破壞性較低的替代方案,已對超過 25 個其他國家實施經濟制裁。在此過程中,制裁已摧毀了數以千計的無辜生命,並對公民社會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為了了解制裁如何作為一種戰爭策略發揮作用,《作為戰爭的制裁》提供了闡述經濟制裁理論和歷史,以及對制裁實施的制裁案例研究。
為何在產生「最微弱結果」下使用經濟制裁?
經濟制裁,從字面上看,好像被制裁的一方要倒大楣。事實上,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大家都清楚,經濟制裁已經逐漸變成政客耍大刀的把式,傷敵一萬自損八千,沒有誰保證是贏家;也沒有誰一定是輸家。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各國越來越多地依靠經濟制裁計劃來代替軍事行動來施加壓力,並普遍填補口頭譴責和行動之間的尷尬差距。制裁是否有效仍然是決策者爭論的焦點。常見問題包括是否有任何法律命令限制制裁的使用,如果有,制裁使用的限制是什麼。國際法下的經濟制裁的限制,包括制裁國家過分時的問責機制。在法律存在漏洞的情況下,如何利用現有法律結構確保經濟制裁保持在公認的法律秩序內,提供了新穎而重要的貢獻,非常重要。
丹尼爾·W·德雷茲納(Daniel W. Drezner)在他寫的《制裁悖論:經濟治國之道和國際關係》(The Sanctions Paradox : Economic Statecraft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中說:「傳統觀點認為,經濟制裁在國際事務中不起作用。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各國如此頻繁地使用它們?」他認為,自相矛盾的是,各國最渴望在產生「最微弱結果」的條件下使用經濟制裁。各國預計與對手的頻繁衝突,因此更願意使用經濟制裁。然而,正因為他們預計會有更多的衝突,受經濟制裁的國家不會讓步,儘管要付出代價。因此,經濟制裁在對手之間的效果遠不如在盟友之間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