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我們的藍調時光》看我們的憂鬱

2022-06-13 05:30

? 人氣

臺灣有10%的照顧者年齡落在45歲以下,很多時候這些照顧者沒有選擇的權利,只是被迫承擔起責任。劇中的角色淚訴:「英希也知道人們覺得她奇怪,她知道自己對我而言是個負擔」、「我要告訴自己她沒有感情,她是傻瓜,我說的話她都無法理解,這樣我送她回機構時心裡才不會這麼難受,因為這個世界不容許我跟有缺陷的人一起生活。」、「你知道我看到他們有什麼樣的想法嗎?拜託讓他們生下英希這樣的孩子,或是出意外變成身心障礙者吧!」每一句話都是照顧者滿滿的壓力,因為社會對他們投以的眼光錯愕或無禮,他們通常不善於向外求助,求助的訊號很微弱,你甚至看不出他們有何異樣,只會無法諒解是什麼將他們推向極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果不能和自己和解 照顧者的壓力誰來紓解?

5月份,屏東縣一名54歲許姓男子照顧中風癱瘓的79歲母親30多年,疑似因長期壓力,將母親從2樓陽臺推下後再跳樓輕生。關於照顧殺人,聯合報願景工程有一則專題報導,其中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提到:「許多照顧者在沒有準備之下,就被迫站上照顧位置」。

2015年5月15日,我國三讀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今年恰逢《長照法》通過的7周年,雖然《長照法》提供了對失能者在生活上的支持、增進社會參與、更全面地照顧與醫護服務,且納入居家喘息服務,提供家屬心理支持,但正如劇中的照顧者,年幼時就因失去雙親而成為唯一的照顧者,照顧殺人的悲劇仍在不斷上演,我國雖然是亞洲第一個將「照顧者」權益入法的國家,但後續仍需要社會持續地投注資源與關懷,加強介入的強度。

尤其我國已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2025年更將提前邁入超高齡社會,你我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長照悲劇的主角,除了制度的建置,政府的角色與資源的佈建應該要更為積極與全面。最後,再回到藍調中給的課題:我們都曾有過憂鬱的時刻,我們都需要找到和解的方法,即便此刻感到不幸,面對未來,我們還是有幸福的可能性。

*作者為臺大政研所研究生,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