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點,陳吉仲和民進黨人不能不正視的是,不論鳳梨釋迦蓮霧或石斑魚,對岸都不是用政治原因說禁就禁,相反的,他們拿出來的是台灣也不能忽視的品質或安全依據,鳳梨釋迦蓮霧有介殼蟲,石斑魚更驚人,說法是從去年就檢出數起含孔雀石綠、結晶紫等禁用藥物,才會決定暫停進口;對此,我方慣例痛罵中國違反國際貿易規範無理打壓,真無理嗎?
以鳳梨為例,自中國暫停進口,轉而輸出日本、新加坡,都發生運送時程造成的「黑心」情況,不合格率達二到三成;台灣不敢大罵日星打壓,只能摸摸鼻子認栽(道歉),退貨重運。鳳梨「黑心」只是難看,石斑魚呢?若真含有禁藥,不要說日本肯定拒收,台灣就算要吃「愛國石斑」,也不能吃禁用藥物吧?台灣吃萊豬、福島食品不夠,還要吃孔雀石綠、結晶紫魚嗎?特別是若又要動員國軍兄弟消化石斑魚,有禁藥無禁藥當然非同小可,陳吉仲在補貼養殖業者之前,是否也該從食安角度徹查一番?到底是養殖過程出錯?還是運送過程有誤?
石斑魚暫停輸陸,對台灣影響有多大?雖然石斑魚一年出口金額大概在二十億左右,相較全年四千四百多億美元的出口,可說是九牛一毛,對總體經濟幾乎不會有影響;但石斑魚出口中有9成是以中、港為市場,換句話說,總體經濟無礙、但相關養殖業者卻是大受影響,今年可以十億補貼,明年呢?簡單講,不必寄望曠日廢時地向WTO申訴能有什麼效果,但從近來三番兩次的農產品被禁事件,台灣確實該想想對岸農產品市場的風險指數了。
戰不能戰,和難獲利─山雨欲來
從鳳梨、釋迦蓮霧到石斑魚,多數人可能都算不清這是第幾次被禁止輸陸,至於到底是兩岸關係惡化的「政治禁令」,還是確實有檢出禁藥的「專業禁令」,也無人知道,甚至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是否放行的權利與理由,都操諸對岸手上;可以肯定的,石斑魚肯定不是最後一件,兩岸關係既走到「已讀不回」這一步,類似事件既不意外、未來亦可能會持續增加,這是台灣該先作好準備之處。
這些被對岸祭出或未來可能將被祭出禁令的農產品,有些是受惠於兩岸的ECFA早收清單、有些則是更早基於兩岸善意,因而享有零關稅優惠,多年下來,部份農產品的出口就以中國為主要市場,反映在整體數字上就是:中國市場占台灣農產品出口的二成左右,過去基於維護兩岸關係考量上,對岸不但不會動輒對台灣產品祭禁令,甚至還有所謂的「讓利」說法。
不過,這些都已是過去式了,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益趨惡化,「讓利時代」終將翻篇,在兩岸關係逐步滑向深淵時,期待經貿關係與往來平順如常,原本就是虛幻,特別對於替代性高或對其而言「可有可無」的品項─如農產品或觀光,自然最可用於祭旗。台灣,或許很長一段時間要陷入「戰不能戰,和難獲利」的處境,而只要不戰─可能還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