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瀏覽了不少關於台灣媒體對馬來西亞這一次政權輪替的報導與評論,心中是交織又糾結的。首先,筆者在前言先鳴謝遠在一方的台灣朋友的關心。然而,就當看到一些台灣媒體針對馬來西亞這次選舉的報導時,不經然會讓馬來西亞的朋友感到無奈。台灣朋友認識的馬來西亞究竟是怎樣的馬來西亞。
莫名其妙的「親中派」與「反中派」
針對「中國因素」,鑑於台馬兩地有不同安全與政治考量,筆者就此不做贅述。台灣三立新聞台在5月10日的一篇報導中,直接報導「馬來西亞變天,親中派一敗塗地」,讓馬來西亞人覺得「不知所云」。有不少馬來西亞朋友看了這篇報導心中是氣憤的,氣的不是台灣朋友,而是媒體人「居心叵測」, 缺乏專業,有心將台灣的「反中」意識強壓在馬來西亞的選舉之中,讓馬來西亞朋友覺得「不知所謂」。馬來西亞什麼時候出現「親中派」與「反中派」?馬來西亞的反對陣線「希盟」並沒有「反中」,提出檢視馬中兩國有些投資交易應該透明化,就連反對黨領袖林冠英與雪蘭莪州務大臣(州長)阿茲敏都相繼到中國招商。按照這個邏輯,所謂的「反中派」還會自己打臉去中國招商嗎?
還有《中國時報》標題寫著「勝選後變臉親中 馬哈地表態支持一帶一路」,馬哈地從沒說過反對「一帶一路」,反而是支持「一帶一路」,甚至還邀請日本也加入「一帶一路」。媒體真的有必要去翻閱馬來西亞新任馬哈迪的對中政策,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反中」,他卻是明顯的「反美」;其次;他認為有必要檢視部分的中國投資項目,是因為當中涉及到一些與前朝政府簽訂的不合理交易條件。馬來西亞新政府的立場是鮮明的,歡迎各國到馬投資,自然包括中國在內。換成是台灣與馬來西亞政府的投資交易不透明,同理新政府也會檢視相關項目。「翻臉」真的是無稽之談。媒體工作者請切記,別再淪為政治宣傳工具。
偏離正軌的台灣「第四權」
作為「第四權」的媒體,負有報導社會真相、揭露濫權和不公義的功能,而非可以譁眾取寵的報導。媒體在當下時勢非常重要,尤其對民主社會更是不可或缺的管道!不過媒體的「素質」也很重要,謾罵、假新聞等都不少來自新興媒體⋯⋯或許需要特別強調「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台灣,有部分的媒體還活在自己的「寶島」思維之中。就如同筆者在台灣從事學術研究與媒體工作者都承認台灣的報紙打開只有四大板塊——兩岸、日本、北美還有歐洲。當然,台媒當中也有堅守客觀與專業媒體工作者,例如「文茜的世界周報」是相對務實的報導,針對不熟悉的內容是引用國際傳媒的相關報導與數據,不會斷章取義為事件妄下定論。對照之下,突顯了台灣媒體的素質參差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