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日前宣布升息3碼,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更暗示7月開會時可能會再升3碼,而台灣央行上周也宣布升息半碼。對此,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長吳孟道於財經節目《老謝看世界》中分析,此波通膨的因素並非Fed能夠控制,目前看來也不可能馬上趨緩;他也提到,近期已出現許多經濟衰退的徵兆,各界需留意手上的投資。
吳孟道指出,全球自疫情爆發以來,逐漸從貨幣寬鬆走向貨幣緊縮,原因就是通貨膨漲,而鮑爾近期說法反覆,與以往Fed說法讓人信賴的印象相悖,是因為通膨為無法控制的因素,且從Fed利率決策會議提出的點陣圖來看,利率基本上預期都在往上調高,2023年目標利率甚至上移至4%,可見Fed認為過去對通膨預期的說法也許是不正確的,因此預測進行也要大幅調整。
吳孟道表示,對於鷹派升息加碼,市場擔心資金活水會慢慢消退,因此美股才會呈現大跌的狀態,升息或許能夠將通膨壓低,但也會使經濟衰退,美國對於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已從2.8%降至1.7%,連保2都無法達成,因此升息就是要在通膨和經濟成長做權衡,考量如何在不傷害經濟的同時壓低通膨,但目前看來很難做到。
吳孟道分析,這波通膨興起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和糧食問題,但這2點影響通膨的因素根本不是Fed能夠控制的,能源和糧食問題的根本,是俄烏戰爭和中國封控的不確定性,儘管中國陸續解封,但若未來又因「風吹草動」啟動嚴格控管,勢必會對供應鏈的物流、人流造成大幅緊張的局面,而這類在供給面或成本面推動的通膨,不可能會馬上趨緩。
吳孟道認為,Fed在年底前都會持續為通膨苦惱,而這會明顯的表現在貨幣政策上,基本上會持續用非常鷹派的政策去升息、緊縮貨幣,而全球市場也要開始謹慎看待,當資金大幅往央行回流時,對金融市場、實體經濟的衝擊力道就會很大。
針對台灣央行升息半碼,吳孟道說明,市場原本預期央行有升息1碼的空間,結果央行最終升息半碼,但畢竟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歐美國家CPI相較之下較小,尤其央行近期不斷強調,下半年的通膨走勢會慢慢往下,因此若央行已有此預測,就不會下重手升息。
吳孟道提到,央行下修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應該是看到疫情導致台灣的內需受到衝擊,而如服務業等企業組織型態,很多都是中小型企業,甚至2人商辦的模式,這些人對於利率敏感度較高,因此央行考量升息時,也會考慮到若升息幅度太大,會對中小型企業造成較大壓力、衝擊生計,所以最後才升息半碼。
對於央行升息政策搭配調動存款準備率,吳孟道表示,過去央行很少會動到存款準備率,央行在貨幣政策調控上,主要都是透過調節市場貨幣供給量,或是貼現率等利率手段,結果央行這次竟然動到存款準備率,很可能是因為不想讓利率提升過度衝擊台灣經濟。
吳孟道研判,央行升息半碼,其實也是為了讓下半年有更多政策彈性空間,若這次升息半碼,就代表在9月和12月的升息空間就會拉大,在升息步調上就有比較多斟酌空間,但近期已出現許多經濟衰退的徵兆,例如長短天期利差出現倒掛等跡象,也讓全球金融市場都非常擔心。
吳孟道提到,多數基金經理人都非常擔心停滯性通膨到來,甚至將現金部位拉高到911事件以來的最高點,代表目前看來,未來的景氣相對不樂觀,因此無論是投資人、企業或是民眾,現在要留意的都不只是通膨,可能還需要留意未來經濟往下走時,自己手頭上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