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三中創校於一九三七年,先借用一中校舍,次年遷往東門外,進入戰爭時期由軍方借用校舍,再遷回一中。由於建校時臺北城周遭已無寬廣腹地,因此設置在大安十二甲空曠田野間,放眼望去阡陌縱橫,臺北盆地北東南三個方向的山景盡收眼底。
磚木構造的校舍採西洋歷史主義風格,時常伴隨著各種風格的造形語彙,但歷經幾次大地震,為避免磚木傾倒及裝飾脫落傷人,於是更耐震的鋼筋混凝土構造逐漸普及,創造出更為簡潔明快的建築線條。三中校舍就是在此種背景下產生的經典作品,同時期增改建的臺北第一、二及第三女子學校等亦然,這幾座昭和時代的校舍建築,皆為臺北州內務部土木課技師筱原武男的作品。
因鋼筋混凝土的材料特性能夠做出更深的屋簷,立面分割與平面配置不再追求對稱平衡,依照空間機能需求自由發展,將建築入口設於整體L型配置的南面轉角處。此外,為了覆蓋混凝土單調表面,在外牆使用面磚,成為三中顯著的現代特徵,但入口梯廳的屋頂卻帶有些許東方傳統攢尖頂線條,以呼應當時「復興亞洲」的局勢,因此有學者將其歸類為興亞式作品的脈絡。
三中建造時正值一九三七年,戰雲密布的時代,日本政府對於鋼筋建材逐步管制,三中L型配置的長邊南棟可能因此在東半段採用木造樓板,內部形成分期構成的獨特混合工法,外觀則以相同面磚維持整體感。戰後學生描述校園景觀,曾有所謂附園四景的說法:「東樓晨曦、西樓夕照、南樓響板、北樓狂沙」,其中南樓響板是指走在木造地板時所發出的聲響。
戰後三中陸續更名為臺灣省立臺北第三中學、臺灣省立臺北和平中學、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等,歷經多次改制後成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厚實校舍則因主棟獨特的塔樓造型,而且匯集了多年學生情感,而有「古堡」這個令人發思古幽情的雅稱,具有精神堡壘的象徵。
一九六○年代起,校方因三中時代校舍老舊欲拆除改建,而引起校內師生及日本時代三中至戰後附中校友會抗議,最後決定由彭孟緝之子,附中校友彭蔭宣建築師負責改建。在設計階段,曾有人要求在新建築當中設計三中舊校舍造型的建議,但未獲採用,最終於一九八○年拆除L型校舍的南段「南樓」,而新建的南樓卻因彭蔭宣對建築法令及不熟悉臺灣處於地震帶,竟未設計伸縮縫,使用十餘年後就出現梁柱及樓板龜裂,在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的建議下拆除。
一九八五年,在改建的南樓旁,殘存的L型校舍短邊「西樓」也面臨拆除的命運。當時社會已逐漸有古蹟保存觀念,在校內的武道館、體育館兼禮堂等日本時代建築陸續拆除改建後,西樓已是僅存跨越時代、見證悠久校史的建築,雖然未將西樓指定為古蹟,但校方決議從善如流而予以保存,現為學生社團的活動空間。
一九九六年,校友會預計修復西樓慶祝戰後五十週年校慶,並由任職建築界的校友組成工作小組,自行籌劃歷史資料調查研究、建材仿舊複製,以及與臨棟新建校舍的空間關係調整規劃,後獲得教育部撥款修復,進行補強結構、防蟲防潮,並移除不當增建,最後在二○○○年完工。其中以西樓北側全棟最具特色,日本時代率先使用沖水便斗的圓形廁所成為時光交流空間,記載著附中由學生撰寫校史的傳統,至今附中學生仍稱高中時光為「附堡生活」。
*作者為建築史與文化資產研究工作者。本文選自作者新著《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繪作:鄭培哲,遠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