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人道撲殺不只是道德問題

2015-03-17 05:40

? 人氣

使用不人道的撲殺,增加人與動物接觸機會,更不利於防疫。 (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使用不人道的撲殺,增加人與動物接觸機會,更不利於防疫。 (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自1月7日台灣發現H5亞型禽流感病毒以來,歷經三個月的禽流感危機已近尾聲,到3月16日止共有14縣市、800多個養禽場發現多種亞型病毒,撲殺的雞鴨鵝數量已達430多萬隻,比農委會主委陳保基預估的100萬隻足足多了四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麼龐大的撲殺數令人觸目驚心,隨即想到上個月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在撲殺現場所拍的影片,由於農委會未制定一套符合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範的人道撲殺程序,各縣市做法混亂,導致動物被悶死、夾死、壓死、燒死、燙死。防疫免不了撲殺,但我要說,如果少了動物福利關照的人道撲殺,就不能說是成功的防疫。

也許有人認為,人道撲殺只是動保人士的道德訴求,何況雞鴨鵝又是經濟動物,但上周在農委會舉辦的禽流感預防國際研討會中,來自荷蘭的人道撲殺專家Harm Kiezebrink提醒,符合動物福利的人道撲殺不只是道德問題而已,更有助於防疫。

用尊嚴的態度看待防疫

Harm Kiezebrink的父親,1997年在香港及印尼養禽場感染禽流感病毒身亡,觸動他積極推動人道撲殺防疫的工作。他在簡報末了說了一段很有啟發性的話。他說,在執行動物撲殺時,你看待動物的生命不只是雞鴨鵝,而應當成跟貓狗一樣的生命,而如果你能用尊嚴的角度去看待動物福利,就能用尊嚴的角度去看待防疫措施。

什麼又是尊嚴的防疫措施?OIE「陸生動物健康法典」中「動物防疫撲殺」一節,建議撲殺的方式是,在一個密閉空間內直接使用二氧化碳(CO2),或CO2再加一定比例的惰性氣體。但這次台灣各縣市的做法,有的連CO2都沒用,直接把動物抓進袋子裏,動物因此窒息而死。這種做法同時需要用大量人力,人與禽近距離接觸,不但增加防疫人員的風險,而且人員移動也增加病毒傳播的機會。

(台灣動物研究所提供。)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提到,OIE強調撲殺除了可用C02,還可以用惰性氣體,Harm Kiezebrink建議的「含氮泡沫」法就是惰性氣體的一種。只需要三、四人協助場地清理,一人操作泡沫機,即可將大量家禽致昏、殺死並且裝袋。而且泡沫本身具有消毒功能,也可以吸附灰塵,有助於防止病毒繼續擴散。

農委會雖然強調這波禽流感病毒是候鳥帶來,就算是,但當病毒擴散到14縣市、800多個養禽場,那就不是候鳥的問題了,人與車輛的移動傳播也是關鍵。

另外在這場國際研討會中,多個專家也提到訂定緊急應變手冊的重要,而且要依當時的情況調整,否則事到臨頭就會手忙腳亂。例如一位韓國專家就提到,如果原本訂定的緊急應變手冊適用於雞,後來發現感染的是鴨,那就要立刻調整。

資訊公開,做好所有防疫的準備

而Harm Kiezebrink這次能到台灣參與這場國際研討會,背後有許多人的努力,包括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的支持,可見政府與民間可以有更多意見交流,政府更公開資訊、也願意聽聽民間的看法,對防疫或政策都是非常正面的。

一開始動保團體公布調查影片,指農委會並未做好人道撲殺時,農委會第一時間否認,後來動保團體把這些資訊寄給國際動保團體,國外團體於是寫信給OIE,後來 OIE也寫信給農委會提醒應注意撲殺方式是否符合OIE規範。

而農委會這個國際研討會原本沒有邀請Harm Kiezebrink,動保團體透過立委林淑芬安排,最後他終於來到台灣,同時提供另一種防疫的重要觀點。

而只要觀念對了,後面的技術跟知識就不是問題,這波禽流感疫情已走到尾聲,接下來就是復養的開始,農委會應立即檢討修正,將動物福利放入緊急應變手冊中。希望台灣不要有下一次禽流感,如果不幸發生,我們至少已做好準備。

*作者為獨立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