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不是政治清算,而是責任釐清」《德國之聲》專訪史塔西檔案局長:檔案透明才能全面理解歷史

2018-05-23 16:10

? 人氣

德國史塔西檔案局楊恩(Roland Jahn)局長過去是政治犯,也曾擔任記者報導東德民主運動。(德國之聲)

德國史塔西檔案局楊恩(Roland Jahn)局長過去是政治犯,也曾擔任記者報導東德民主運動。(德國之聲)

德國史塔西檔案局楊恩 (Roland Jahn)局長來台參與台灣國家人權博物館揭牌,也拜訪執政黨高層與在野黨,了解台灣的歷史脈絡。他特別接受《德國之聲》訪問,分享德國推動轉型正義的經驗。德國聯邦議會柏林台北友好小組主席魏爾胥(Klaus-Peter Willsch)也就民意代表角度給予意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德國之聲:德國推動轉型正義成功的最大關鍵是什麼?

楊恩:有很多因素促成德國得以「克服過去」 (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當然其中包括人民的意願,大家願意去做。最重要的是歷史的檔案被保存下來,包括國家的和反對勢力的檔案。這樣才能讓我們有機會去釐清專政的前因後果。

德國之聲:轉型正義與民意支持推動之間的關係為何?

楊恩:民眾支持是這場運動的前提。舉例來說,公民佔領秘密警察單位,相關檔案才得以被保存以及公開。這是世界首次並成為範例,也給我們有勇氣投入接續的工作。後續工作的目的,像是還給受害者尊嚴和釐清過去的不義。

德國之聲:轉型正義在台灣會被視作政治報復或清算的工具。在德國有類似經驗嗎?如何避免?

楊恩:不應該用報復這種說法,但應該要非常清楚地釐清責任。這是前提。也就是說不要清算,反而是要去澄清。然而,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指出加害者。

德國之聲:處理轉型正義有沒有時空的問題?(德國在統一後開始處理。在台灣,被指為加害者所建立的政黨目前依舊在野,是否難度更高?)

楊恩:要看每個國家情況不同,像德國與台灣就很不一樣。最終的目的是讓人民理解,「克服過去」是對當下有利的。處理地愈好,愈能賦予民主實質的意涵。

德國之聲:台灣特殊的歷史發展和政治現況讓談論轉型正義陷入社會對立。是否可以分享德國經驗?

楊恩:德國當時的討論有很多面向,而社會整體的參與是非常重要。不是由某個特定人士來詮釋歷史,從而建構單一的歷史觀,對於真相來說亦是如此。反之,是由社會透過對話一同「克服過去」。

德國之聲:談到檔案開放,台灣有「有學者解讀才不會引起誤解」以及「避免造成二度傷害」的說法。您怎麼看?

楊恩:在德國,我們過去也對公開檔案有所顧慮,尤其是秘密警察的檔案。之前會以為有人會因此受傷害,讓他們無法面對檔案公開後的發現。結果卻相反。檔案透明才能全面理解歷史,讓當事人複雜的經歷重現。讓所有人參與詮釋歷史的對話,而不是把這件事交給少數能壟斷真相的專家。

德國之聲:《前東德國安部檔案法》如何兼顧隱私權的保障以及還原歷史真相的轉型正義需求。

楊恩:就檔案而言,德國在透明度和個資保護間取得平衡。對於東德過去的所作所為,我們保證公開透明。國家所有的行為都是,尤其是台面下的,把它們公諸於世。但同時我們也要保護被政府搜集資料且遭到鎮壓者的個資。我覺得需要找到兩者的平衡才能夠達到我們對國家社會的期待,像是透過法治的機制來處理不同的意見。

德國之聲:台灣國家人權博物館揭幕重要性為何?

楊恩:特別是為了下一代,有一個歷史地標很重要。能讓他們身歷其境來體會歷史。這些歷史地標具有人們可以感受到的力量,而且是無可替代的。即便百年之後,人們可以在這裡了解過去發生了什麼,藉此為他們現在的生活帶來啟發。

德國之聲:民意代表可以如何協助推動轉型正義?

魏爾胥:我認為最關鍵的是直接面對和共同克服歷史問題。每天重新確認我們所代表的價值核心為何。台灣立法院為了人民所做的工作核心是什麼?以這樣的精神投入轉型正義工作,這是轉型正義能夠成功最重要的前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