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難關:聯合黨勝選,這是以色列人民的勝利」(Against all odds: a great victory for the Likud. A major victory for the people of Israel!),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18日在推特發文,喜迎選舉結果。
Against all odds:a great victory for the Likud. A major victory for the people of Israel!
— בנימין נתניהו (@netanyahu) 2015 3月 17日
與選前預測有落差
以色列國會(Knesset)17日舉行第20屆的全面改選,以目前開出的9成選票來看,現任總理納坦雅胡所領導的聯合黨(Likud)拿下30席,選前對執政黨構成極大威脅的猶太復國聯盟(Zionists Union)則拿下24席,令外界跌破鏡的是,由歐德(Ayman Odeh)所帶領的阿拉伯聯合陣線(The Joint Arab List)拿下13席的好成績,成為未來聯合政府中的關鍵少數。
納坦雅胡在開票結果逐漸顯示對聯合黨選情樂觀後,除了在推特發文,也在位於以國首都台拉維夫(Tel Aviv)的競選總部接受支持者歡呼,納坦雅胡對現場民眾表示,得知開票結果後,他已與多位同屬右派的政黨領導人會商,表示未來將聯合盟友組成更穩定與堅強的以國政府,台下支持者則大聲歡呼著:「他真是個魔術師」。
開票結果不若選前預期的猶太復國聯盟領導人赫佐格(Isaac Herzog)表示「任何事都有可能(everything is still open)」,他並指稱已開始著手會商組成聯合政府的相關事宜。以國的阿拉伯裔居民約佔20%人口數,投票日當天,各投票所外的阿拉伯裔居民排著長龍等著對納坦雅胡投下不信任票,阿拉伯聯合陣線領導人歐德認為,這次投票對阿拉伯人來說「是歷史性的1天」。
儘管聯合黨拿下的國會議員席次領先其他各黨,但猶太復國聯盟與阿拉伯聯合陣線以及其他立場與聯合黨相左的政黨共同組成政府的可能性仍未消失,這次投票共有590萬合格選民,投票率約為66%,略高於2013年的國會選舉投票率。
3 TV networks release their exit polls in Israel's election. Voters rally around center-left & center-right pillars pic.twitter.com/ooWPH28m0F
— Josh Block (@JoshBlockDC) 2015 3月 17日
修補以美關係
由於納坦雅胡在選前極力操作外交議題,包括強烈反對歐美各國與伊朗磋商伊朗核協議、任內不會讓巴勒斯坦建國等,讓選舉期間的以色列成為美國與歐盟的批判對象,但選舉結果證明納坦雅胡這步險棋奏效,不但激出了右派選票,也鞏固了自己在以色列政壇的地位,若納坦雅胡連任總理成功,他執政13年的時間將成為以國政壇最長紀錄。
對於以國國會選舉結果,美國政壇看法兩極,但都認為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成為最大輸家。自從與納坦雅胡因伊朗核協議產生齟齬以來,歐巴馬政府對於以色列開始不假辭色的批評,不論是政府內傳出以「膽小鬼(chicken)」形容納坦雅胡,或是媒體報導歐巴馬對赫佐格有所期待,在3日納坦雅胡的美國國會演說達到衝突高峰,讓外界對以美關係摸不著頭緒。
不過,納坦雅胡就算連任總理,未來所面對的國會已不似上個會期的政治生態,與最重要盟邦歐巴馬政府也已有了嫌隙,未來若組成聯合政府,首要任務乃修補以美雙邊關係,曾於2002至2006年擔任以色列駐美大使的阿亞隆(Danny Ayalon)分析,納坦雅胡要認清,「他是少數黨領袖還是以國總理?」曾任以巴和談的巴勒斯坦首席談判代表艾瑞卡特(Saeb Erekat)話說得更重,「納坦雅胡的政治使命就是破壞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亦即巴勒斯坦獨立建國)」。
"Does anyone have a better idea?" http://t.co/eOZxpxH086 pic.twitter.com/rUBQHu1OW5
— Bloomberg VisualData (@BBGVisualData) 2015 3月 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