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爆發,大家最有感的就是油價飆漲,2月24日戰爭第一天,布蘭特原油瞬間衝破每桶100美元,並在3月7日以盤中138.03美元創下13年來新高。西德州原油也出現類似走勢,在戰爭初期衝破100美元。但經濟衰退的恐慌情緒蔓延,七月油價大幅回檔,截至7月6日收盤,布蘭特原油為99.76美元,跌至戰爭爆發前的價位;西德州原油為98.11美元,也是跌回戰爭前的水準。
台灣油價在這段時間大漲,民眾最常加的95無鉛汽油,在3月中旬飆上每公升32.91元;但截至7月7日,95無鉛已經回檔至31.35元。95無鉛多年前僅有2字頭,但去年下半年觸及30大關,今年則穩定維持3字頭,高漲油價直接推升通膨,對民眾造成不小的生活壓力,哪些因素會影響油價?未來油價又會如何變動?
目前國際原油主要有兩種報價,分別是西德州原油(WTI)與布蘭特原油。西德州原油是美國中西部出產的原油,占全球交易量約25%,主要反映美國的原油供需,容易受到美國市場與管線運輸條件影響。布蘭特原油是歐洲北海生產與西歐提煉的原油,占全球交易量50%,是歐洲、非洲、俄羅斯、中東與亞洲油價的參照指標,與西德州原油相比,更能反映全球石油的供需狀態。但兩者差距並不大,走勢亦步亦趨,自2018年起,西德州與布蘭特原油的價差大多落在每桶5到10美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