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想說把想把水的路徑找出來,就去找一個當地的獵人帶路,去走白冷圳的路徑,而有些地方沒獵物,獵人不會走的,就自己去,來走一段水的旅程。」黃信堯認為,大家一直講很重要,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用1個多小時看所謂很重要的白冷圳?」
沒有任何旁白、配樂 只有不同的水聲
這一認真看,就是一部110分鐘的紀錄片,除了字卡說明外,沒有任何旁白、配樂,對此黃信堯解釋,最初提案時就有說過,水有很多聲音,流過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水聲,那是水很重要的表情,「有時候我在拍片,就會去聽聽水的聲音,覺得滿療癒的,就像夾娃娃一樣。」
對於療癒的水聲,黃信堯也指出,其實在拍攝過程中,有些聲音是錄不起來的,像是水管裡的聲音,即使現場聽得到,但各種設備都錄不起來,後來只能請混音師模擬,混音師還跟他說這樣不現實,「但我跟他說,我就是想表現水的聲音」,像是排水孔裡的聲音,光是圓孔跟方孔聲音就會不一樣。
「遇山鑿隧,逢川造橋」白冷圳資料流失許多
白冷圳「遇山鑿隧,逢川造橋」,跨越地形複雜,且從日治至今管轄單位數度更迭,很多舊資料都沒保存下來。對此黃信堯也說,其實從最開始提案到去拜訪區公所、在地文史工作者,發現每個人都不知道白冷圳到底長怎樣,找到的書裡雖然畫了很多地圖,「但其實跟現在的路無法match起來」。談到對於在地文史的意義,黃信堯說,「這部片沒那麼強烈的知識傳遞,但還是大概告訴你它是怎麼走的。」
如今這部由中市府標案起頭的電影即將問世,問起市府人員對於這部帶有實驗性質的紀錄片反應如何?「他們即使有感想,可是喔,有時候因為得過金馬獎,他們就不好意思講什麼。」但黃信堯也笑稱,可能有人就喜歡這種發呆片,而在他的想像中,比較適合的放映場合可能是美術館,「有個房間你可以走進去,你可以吃個雞排──欸,美術館不能吃雞排──你坐在那邊,覺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走了,可以把他想像是個映像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