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風飛彈專家不滿年改,揚言赴中國「學術交流」中科院:個人言論自由,但國安為重請勿違法

2018-05-28 14:57

? 人氣

媒體報導,一位曾參與研發雄風飛彈的陳姓工程師,不滿蔡政府強推年金改革要在7月1日正式上路,聲稱要撰寫飛彈技術相關的回憶錄,到對岸進行交流,此舉引發社會關注。圖為雄三飛彈。(取自中科院網站)

媒體報導,一位曾參與研發雄風飛彈的陳姓工程師,不滿蔡政府強推年金改革要在7月1日正式上路,聲稱要撰寫飛彈技術相關的回憶錄,到對岸進行交流,此舉引發社會關注。圖為雄三飛彈。(取自中科院網站)

年改議題持續發酵!媒體報導,一名曾參與研發雄風飛彈的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前任陳姓工程師,不滿蔡政府強推年金改革要在7月1日正式上路,聲稱要撰寫飛彈技術相關的回憶錄,到對岸進行交流,此舉引發社會關注。中科院今(28)強調,陳姓工程師退伍至今已逾14年,未再接觸該院國防研發工作,其在臉書上的發文是個人的言論自由,不予評論,但仍提醒應以國家安全為重,切莫違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名工程師在臉書上表示,自己是簡任11職等的公務員退休,並非軍職人員,所以適用的是公教年金,然而因為年改溯及既往,讓他只好憑自己的能力,出版飛彈技術回憶錄,在不洩密的情況下,到中國進行「學術交流」,他更強調要「效法內政部長葉俊榮、教育部長吳茂昆去大陸進行短期教學」。此話一出,引起外界譁然,雖然他事後受訪時表示,只是想要嚇嚇政府,但他也強調「蔡政府說沒違憲,但她敢說合理嗎?」「年金改革竟然被溯及既往,令人滿腔怒火,因而感受到相對的剝奪,更是火上加油。」

中科院中午發布新聞稿指出,報載的陳姓博士是在民國92年9月間,自該院資訊通信研究所主任工程師一職退休,由於職務關係,根據所接觸的國防機密涉密程度,須受到國家機密保護法等法令的規範,管制前往中國1年,直至現在已超過14年,後續也未再接觸中科院相關的國防研究工作。中科院強調,其個人在臉書上表示要撰寫「飛彈技術回憶錄」的專書,以及赴中國大陸進行短期講學等內容,是個人的言論自由,中科院不予評論,但仍提醒陳應以國家安全為重,勿違犯相關法令。

中科院、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沈超群攝)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是我國防技術、各類武器研發的重鎮,其「雄風」系列飛彈,更是我國飛彈研發的重要成果。(資料照,沈超群攝)

此外,該報導還提到在中科院內的軍、文職以及科聘人員待遇相差甚遠,由於不同種類的人員退伍(休)後,所能領取的退俸不同,造成中科院軍、文、科聘人員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所產生的怨懟其來有自,也是院內不團結的原因。對此中科院表示,媒體報導指稱中科院遭到軍職科研人員把持,以及希望能擴大進用軍職人員,這些都是記者自行臆測,並非事實。

中科院進一步表示,該院在2014年轉型後,為了達成國防自主的目標,近年來已大量招募各類優秀人才,絕無報載所提到有區分派系的情事,籲請媒體報導前,能夠善加查證,也請國人給予支持。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是我國防技術、各類武器研發的重鎮,其「雄風」系列飛彈,更是我國飛彈研發的重要成果。從雄風一型、雄風二型到目前的雄風三型,先後都擔任反制敵水面艦的要角,其中雄三飛彈更被喻為「航母殺手」,是抗衡共軍大型水面艦的關鍵武器,2016年7月,發生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誤射事件,從高雄左營軍港內射出後,遠在40浬外的漁船被擊中,造成一死三傷的憾事,但也因此讓外界見識到這款飛彈的優異性能。另外還包括從未對外公開展示的「雄二E巡弋飛彈」,據稱射程達6000公里,這也讓該型飛彈在台灣守勢作戰的原則中,能在非常遠的距離外,還保有精準打擊對方重要目標的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仲泓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