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中國極權主義快速擴張,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6月首度宣布將中國列入「安全挑戰」,明示防範北京是歐洲未來10年的重點要務。對此,美國耶魯大學全球事務學系學生德維爾努近日投書《國家利益》期刊指出,美國現在應同時把注意力分給印太地區和歐洲,並借助歐洲強大的經濟實力及逐日清晰的抗中立場,與北京勢力抗衡、鞏固其在亞洲的影響力。
德維爾努(Axel de Vernou)18日投書美國期刊《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表示,北約(NATO)將中國視為未來10年的「安全挑戰」,即顯示歐洲已從放任中共經濟滲透的陰霾中醒來,而美國應借助這個轉變,重新與歐洲盟邦建立關係,以確保民主陣營能團結一致,對抗來自北京的侵略和滲透行動。
歐洲經濟實力有望成抗中利器
德維爾努認為,有鑒於北約對中態度轉趨強硬、美國國會代表團多次訪台,以及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一再表示願意協防太平洋盟友等原因,北京當局有充分理由相信,華盛頓會在台海開戰時出兵協防台灣。如此一來,北京可能也會攻打美國領土,導致美中雙方正式宣戰,屆時同為北約成員的歐盟恐怕也會被迫捲入戰事。
在上述情況之下,歐洲強大的經濟實力便能成為對抗中國的強大武器。換句話說,歐中經貿關係越緊密,由歐洲發起的反制行動就越具破壞力。不過,歐洲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如同雙面刃,運用不當恐將反噬其身。德維爾努解釋,如果歐洲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高於某個限度,台海爆發戰爭時,歐洲國家可能會拒絕協防或聲援台灣,選擇鞏固自身經濟利益。
根據統計,歐盟(EU)與中國2020年的貿易總額高達7090億美元(約新台幣22兆元),首次超越歐盟與美國之間的進出口總額。2021年,儘管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國出口至歐盟的貿易額仍上升至492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顯示雙方貿易往來只增不減。
匈牙利、希臘積極向中國靠攏
德維爾努推測,一旦北京透過經貿投資成功利誘歐洲(如同當前的南太平國家),有能力制衡中共的北約成員國,恐會對抗中行動持消極態度,其中又以匈牙利和希臘兩國最令人擔憂。
匈牙利總理奧爾班(Viktor Orbán)2010年上台以來,在民主價值、移民和經貿政策上堅持走自己的路,採取與歐盟價值利益不一的外交路線。2010年便喊出「向東方開放(Opening to the East)」政策,高舉雙臂歡迎中國企業進駐投資,而後更堅持採用華為5G通訊設備、向中國貸款興建鐵路,並稱這些親中舉動有助於增進匈牙利的海外資產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