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反對黨認為,為安倍舉行國葬的標準太曖昧,在國民對安倍的評價非常分歧的情況下,不應以國葬的名義扭曲民意,強迫人民正面評價安倍。
日本憲政史上在位最久的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後的七月十五日,首相岸田文雄開記者招待會表示,今秋要國葬安倍。他的理由是:(一)安倍肩負重任,是憲政史上最長的八年八個月;(二)留下了巨大功績:推動東日本大震災後復興日本經濟,日美關係中心外交等;(三)外國首腦極高評價安倍;(四)兇手施襲等於威脅民主選舉,強調不屈服於暴力,誓要保護民主到底。
這發言馬上在日本各界引起激烈爭論。執政黨之自民黨國會對策委員長森山裕原稱:看安倍功績,特別在國際關係上的業績,真適合國葬,政府作出良好決策。但跟自民黨構成聯合政府的公明黨一直都不表態,做過公明黨副代表的一位朋友透露,他不贊成國葬。接著說,公明黨在不久的將來非得明確地反對。因公明黨的母體是佛教日蓮正宗系的新興宗教團體創價學會,創價學會主張和平、福利,反對安倍的修憲擴軍的路線。
在野黨對國葬之看法
最大在野黨即立憲民主黨代表泉健太表示:應該慎重地討論適不適合國葬,這決策太倉促了!要休會中的國會對此加以審查,國葬是否適當。維新黨表示不反對,但說要考量遺族意向。國民民主黨則表示理解。這些政黨都是構成聯合政府的在野黨。
日本共產黨稱:國葬等於全面禮讚安倍功績,但安倍的評價在國民內部分歧。安倍國葬,即為強制國民的意願,故反對國葬。令和黨稱:強烈反對政府採取國葬的決定。應分清楚政治家死於非命與政治評價,不敢講出安倍政策失敗的政治氣氛,推動將安倍神格化的國葬,真是太奇怪了!
社會民主黨稱;舉辦國葬的標準太曖昧,在國民對安倍的評價非常分歧的情況下,國家根本不應該以國葬的名義,勉強國民正面評價安倍。
這說法其實一針見血。大日本帝國政府一九二六年設立國葬令。一九四六年被聯合國總司令部撤消國葬令,日本如今並沒舉辦國葬的法律根據。在帝國時代,國葬的主要對象為皇族、封建諸侯裏的薩摩、長州藩主。臣民國葬只有兩個前例,一位是日俄戰爭時期參與海戰凱旋的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平八郎,另一位是太平洋戰爭時的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
為吉田茂舉行國葬
那戰敗以後呢?只有一個前例,是簽署舊金山條約而恢復日本主權獨立的首相吉田茂。舉辦吉田茂國葬時,沒有法律根據,但首相佐藤榮作是吉田茂學校的「三好學生」,他提到國葬就沒人反對,認為吉田茂功績高如泰山,深如東海。老百姓都覺得值得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