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走了,他是日本的新時代開創者,其政策主軸一言以概之,就是「鬆綁」:讓日本脫逸戰爭罪行、解除二次戰後被強加於脖上的和平憲法束縛、突破自衛隊圈限於國內防務的禁錮、促進日圓貶值和貨幣寬鬆以走出通縮困境、擺脫美國在亞洲的馬前卒地位而轉型成為抗中急先鋒。他在方方面面的鬆綁努力,迭創新猶,雖成果有限,但已將日本導入寬闊的發展格局中,後繼者亦步亦趨,力求實踐他的美夢,成敗尚未揭曉。
他的鬆綁成就主要是主導修訂安保法,允許自衛隊派往海外參與美軍的作戰任務,一改先前被嚴加綑綁的格局,大大提升了日本在國際社會上的戰略地位。他的外交方針致力於掙脫日本做為戰敗國的非正常國家格局,促使日本成為一個亞太地區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正常國家。他的對外政策可以概括為「親美、抗中、挺台」,這不只是一個願景,而是有具體作為的方針。
他為此提出的「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構想」,得到了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民主政制國家的支持,落實為抗中夥伴。美國總統拜登總統悼念他時說:「他描繪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將被繼承。」他的印太倡議成為美國制華戰略的主軸,亞太經合會成員倡議而由歐巴馬總統啟動再遭川普棄置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被他撿起來完成談判與協商,易名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已經生效,連中國都表態願意加入。安倍搭建的經貿大橋成為一座永久性建築,匯聚跨太平洋國家的船艦穿流不惜,享受經貿合作的紅利,隱含著抗衡中國的企圖。
除了美國之外,對於安倍辭世最不忍的就是台灣,因為他對台灣十分友善,在任上積極挺台,卸任後提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更是日美同盟有事」的說法,更激起陣陣漣漪。他強力支持台灣抗中的思維,已然成為日本政府外交對策中的一個要件。他的對華政治路線基本上被岸田內閣所繼承,除非中美對抗格局發生根本性變化,否則今後很長時間內,將繼續對東北亞及全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他志在為日本全方位鬆綁,終極目標是促進「日本民族復興」。他積極改變日本二次戰後在世界舞台上國不成國的格局,今年六月中,他提倡日本應大舉擴增武力防衛能力,尤其要加強攻擊敵國導彈基地的「反擊」能力,應該擴充防衛經費至每年十兆日圓。他改變了日本二戰後被允許的有限自衛力定義,固然獲得日本右翼人士激賞,但也引起國內外各方的高度疑慮,引發國內輿論正負兩方的熱烈爭論。
安倍的路線必然將對今後數十年的日本領導人產生指導作用。他有形的生命結束了,無形的精神卻將生生不息,靈魂不散。他無疑是「日本魂」的忠實信仰者與實踐者。戰後的日本由於擔負著「侵略者」的罪名,受到和平憲法和國際輿論的重重束縛,只能將重心放在經濟發展上。安倍要掙脫這個框架,他發表的「戰後七十年談話」,表示日本願意承認過去的錯誤,也對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以及台灣、韓國、中國人民所施加的虐待與磨難表達歉意,並且訴說了七十來日本為化解二戰錯誤所盡的種種努力。安倍提及現在的日本人超過八成都和二戰沒有直接關係,不該一直背負著戰爭造成的創傷。安倍要帶領日本應該邁向新章節。他書寫的新章節尚未完成,後繼者傳承他的衣缽,繼續以具體行動書寫。
他執政後期適逢美國反中急先鋒總統川普當政,但兩人理念相通而行動不一,到了拜登執政,他的政策才與美國完全合拍,因此他的後繼者如魚得水,在他的思維指引下與美國水乳交融。日本近來來成為抗中猛將,連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紛紛參加了印太地區的聯合軍演,日本想通過與北約接近的方式,與美國合力將歐洲進一步拉入印太地區。岸田文雄首相出席今年六月在西班牙的北約領袖峰會,積極促進北約亞太化、亞太北約化,美國為此暗慶,中國則為之跳腳。